在國際風云變幻之際,中國于短短數日之間,兩次震撼世界。在印巴沖突這一激烈戰場上,中國武器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強大實力,幾乎以絕對優勢碾壓西方國家武器。威風凜凜的殲10C戰機,搭配性能卓越的霹靂15導彈,再加上功能強大的預警機、精準的雷達以及威力巨大的反艦導彈,構成了一套令人驚嘆的作戰體系。
與之相比,來自法國的陣風戰機,以及俄羅斯、以色列和美國的相關裝備,皆黯然失色,毫無招架之力。中國裝備在實戰中的驚艷表現,彰顯了其強大的實戰能力,讓世界對中國軍事力量有了全新的認識。
印巴沖突帶來的震撼余波未平,中國在外交經貿領域又給世界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震動。特朗普政府主動降低針對中國的關稅,標志著這場由美國主動發起的關稅戰進入了關鍵轉折點。美國的霸權行徑在此遭遇了沉重打擊,這已然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坦言,中國在這場博弈中贏得了勝利,而美國則輸掉了這一輪與中國的較量。更為重要的是,連鎖反應接踵而至。
當中美關稅問題塵埃落定,印度人驚覺中國竟能與美國 “平起平坐”,隨即開始對美國展開反制行動。據路透社消息,印度已向WTO遞交通知,提議對部分美國制造的產品征收進口關稅,以此抗衡美國對印度生產的鋼鐵和鋁制品所征收的關稅。與此同時,印度總理莫迪希望美國給予印度 “貿易最惠國待遇”,將雙方13%的關稅差降低至4%以下。
不僅如此,日本首相石破茂也明確向美國喊話,堅決要求實現零關稅,即便90天期限來臨,日本也絕不輕易讓步,并重申將繼續要求美方取消所有對日關稅。曾經在與美國談判中屢屢妥協退讓的日本,此次也效仿中國,態度強硬起來。
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近日表態,澳大利亞拒絕美國將其關稅強硬態度強加于本國,要求美國取消對澳不合理關稅,同時強調需要擴大與中國的貿易,以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
這一系列事件不禁讓人深思,特朗普發起的全球關稅戰,是否會導致圍堵中國的 “美日印澳四國聯盟” 就此瓦解呢?為了準確把握局勢發展,我們有必要深入梳理分析,做好充分的預判和準備。
圍堵戰略并非美國人的獨創。在近現代史上,隨著海權論的興起以及多次實踐與總結,圍堵戰略經歷了逐步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國如今只不過是眾多被圍堵對象中的最新一個。如今中國海軍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僅要面對美國在太平洋精心打造的三條島鏈的封鎖,在西部進入印度洋的方向上,還面臨著美國宣揚的所謂 “馬六甲困境”。
美國不僅將一個艦隊部署在中國家門口,而且自東向西,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三個國家也如同 “協防保安” 一般,時刻緊盯著中國。從地理上看,東起日本,途經南海,再到馬六甲海峽的西部出口印度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這一廣闊范疇幾乎涵蓋了中國所有的出海口以及長達3萬多公里的海洋大門。美國拉攏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沿著中國的出???,劃出了一個全新的半月弧形圍堵鏈。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美日印澳為何會走到一起?這個問題錯綜復雜,涉及意識形態、地區地緣政治以及國防安全等諸多領域??傮w而言,美國的戰略考量是核心因素,因為這一切皆是由美國一手主導和推動的。
日本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國家。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便一直推行所謂的南下戰略,從臺海到東南亞,再到南亞,都在其戰略考量范圍之內,日本在二戰時期曾進行過一次嘗試。這一戰略考量不僅與日本對華野心相關,也與美國的整體布局相契合,再加上日本本身就是美國的盟友,因此一切順理成章。
印度則奉行戰略投機國策,同時又懷揣著成為有聲有色世界大國的夢想。隨著中國的崛起,印度的自信心受到極大沖擊,將北方鄰國視為第一對手。善于趁火打劫的印度看到美國加緊對中國的戰略包圍,認為這是天賜良機,妄圖在邊境問題上牟取利益?;仡櫄v史,在朝鮮戰爭爆發之際,印度趁解放軍尚未入藏,突然占領了藏南,這便是藏南地區所謂爭議的由來。
而澳大利亞這個地處大洋洲最南端、并非歐亞大陸的國家,參與圍堵中國的行動令人費解。實際上,澳大利亞有著北上擴大影響力的戰略意圖,畢竟作為大洋洲最大的國家,在大洋洲稱霸已無法滿足其野心,它渴望在亞太地區發揮更大作用。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利益訴求一拍即合,美國許以重諾,澳大利亞自然積極配合,緊跟美國步伐。這便是美印日澳能夠跨越地域限制走到一起的原因,然而,這也為這個所謂聯盟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接下來,我們探討美日印澳各自在這個聯盟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美國作為美日印澳四國聯盟的主導者和推動者,其作用顯而易見:主導和推動這一戰略的實施,同時作為斡旋者在其他三國之間周旋,成為穩固這一聯盟的關鍵樞紐。此外,美國還是區域危機的制造者,只有制造并放大危機,美國及其盟友才有機會打著各種旗號介入,進而實現各自的戰略目標。
日本在地理位置和對美國戰略推行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日本是美軍亞太軍事基地群的橋頭堡,是東部方向圍堵中國的重要門戶,也是美國在東北亞地區從戰略防御轉向全面進攻的發力點。
從地理上看,日本是半月弧形包圍鏈的起點,作為圍堵中國面向太平洋的一扇大門,駐日美軍則如同關閉這扇大門的門栓。冷戰時期,美國在太平洋打造的三條島鏈更多體現出防御態勢,如今美國戰略轉變,要求日本發揮更大作用,將日本推向前臺,使其成為美國撬動東海方向的發力點,美國也由此從防御轉向進攻。
印度在這個聯盟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美國拉攏印度,并非真正看中其實力,而是看中了印度獨特的地理位置。印度不僅是美國包圍中國海上封鎖線的終點,也是另一條陸地包圍圈的起點。前文提到的半月弧形圍堵鏈終點在印度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這里是美國打造所謂 “馬六甲困境” 的關鍵之地。
由于美軍在該區域實力有限,新加坡美軍使用受限,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又鞭長莫及,因此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對于堵上通往印度洋的西部大門至關重要。在陸地上,以中印邊境為起點,經巴基斯坦、阿富汗進入中亞,再折返向東延伸至蒙古,美國以印度為底點,自西南-東北向圍繞中國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試管 “U” 型包圍鏈,印度的關鍵作用不言而喻。
澳大利亞在這個聯盟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以島鏈劃分,澳大利亞位于第二島鏈的重要節點。它與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和太平洋上的關島基地群共同構成三角區,這一三角區可視為美國印太戰略下第二島鏈的全新布局。美國看中澳大利亞,主要是因為其地理位置處于南海背后,又直面西太地區。
在南海背后,澳大利亞可作為從南向對中國進行戰略威懾的起點,在原有東部方向之外新增一個進攻方向,同時還能規避中國彈道導彈的打擊,符合美軍退居二線、分散部署的總體戰略意圖。而在西太地區,這里是中國??哲姈|出太平洋的主要區域,澳大利亞作為美軍戰略轟炸機的集結區,具有明顯的大洋決戰意圖,也是中美海空力量最有可能進行戰略決戰的區域。美軍的戰略考量與澳大利亞的作用相互契合,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國該如何有效應對呢?看似雜亂無章的美軍戰略布局,實則每一步都經過精心策劃和精準計算,有著明確的戰略考量。因此,中國的反擊迫在眉睫,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展開:
在戰略層面,運籌帷幄,打破美日印澳聯盟是上上之策。美日印澳四國聯盟并非堅不可摧,存在諸多漏洞可供中國利用。其中,日本和印度是兩個關鍵節點。中日經貿關系緊密,盡管日本在政治甚至軍事上可能與中國產生矛盾,但在經貿領域,雙方都不愿輕易決裂,這為中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印度則由于其奉行戰略投機國策,充滿不確定性,美國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控制。印度向來無利不起早,中國如何高效利用這一點,成為打破聯盟的關鍵。
在戰術層面,反擊要有側重,不能一概而論。對于日本,可采取軍事、經濟雙管齊下的策略,以經濟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鑒于中日經貿關系密切,若日本在相關問題上過于激進,中國可適當運用經濟手段予以懲戒。同時,在軍事領域,中國海空軍可北上進入日本海、東出宮古水道,繞釣魚島巡航,甚至可強化與俄羅斯的??章摵闲袆?,共同對日本施壓。
對于印度,應采取軟硬兼施的策略。中國始終敞開談判的大門,但也絕不放棄強硬的手段。只要印度不在中印邊境、西藏問題上對中國發難,中國將保持與印度談判的姿態;若印度一意孤行,中國可適當加強與巴基斯坦的合作,讓印度明白挑釁的后果。至于澳大利亞,中國此前已多次采取反制措施,在此不再贅述。
此外,實力是根本要素。無論是所謂的 “馬六甲困境”,還是昔日德國面臨的囚徒困境,根本原因都在于海上力量不夠強大,導致強大的一方能夠控制海上主要戰略通道,從而形成 “XX 困境”。因此,提升中國??哲姷倪h海作戰能力,是打破困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同時,中國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解放軍最大的優勢在于擁有強大的中遠程常規導彈打擊體系。中國可擴建更多的常規導彈旅,確保在印太多個方向上具備強大的常規精確打擊能力,最大限度地抵消當前軍事上的劣勢,做到 “敵人怕什么,我們就準備什么”。
另外,強化南海島礁建設也是一個重要方向。美軍在南海耀武揚威,中國可借鑒美軍基地鏈的經驗,在南海打造攻防兼備的基地群。在南海島礁上繼續建設機場跑道、港口碼頭、淡水處理設施、能源供應系統等基礎設施,設立軍事指揮中心,實現對周邊海域和空域的實時監控和有效管控。這不僅能夠穩固南海局勢,還能兼顧馬六甲海峽方向,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我們現在要破局的關鍵是,各個擊破!先解決針對中國的各種聯盟組織,美日印澳四國聯盟一旦散伙,那么美日韓同盟、五眼聯盟、美英澳“奧庫斯”體系也將岌岌可危,最后中俄再把北約這個大BOSS拉下神壇,世界必定變得更清靜、更和平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