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這次救援,差點就把貓給救死了。”“大貍貓誤闖川大15樓!差點就沒了。”“藍貓獅王應激,20樓說跳就跳!”“貓:我就睡個覺,你叫這么多人干什么啊?”作為在B站起家的“百大up主”,賬號“和貓住”發布了幾百條救援貓咪相關的小視頻,幽默的標題加上封面略顯楚楚可憐的小貓咪,不少視頻都獲得了百萬,甚至幾百萬的播放量。
創始人許哲告訴記者,創立“和貓住” 的9年時間里,團隊線下救助了超4000只貓咪,再算上自建領養平臺送養出去的,共有超5萬只貓咪得到了“和貓住”的幫助。
一方面,“和貓住”因含公益性質的行為,收獲了大量的愛貓粉絲,他們通過多種渠道予以團隊支持。另一方面,許哲等人也面臨著他人的不理解,甚至惡意。他說:“經常有人會說‘你們花這么大力氣救助一只素不相識的貓咪,是不是有所圖’,或者‘你們就是干這個的,我打個電話你們就得來’。這個時候,我的內心是擰巴和憋屈的。”
救助家貓從今年開始收費
9年救助、送養超5萬只貓咪
在創立“和貓住”之前,“90后”許哲經歷了單打獨斗的3年。
2016年,許哲因為自己的貓咪被困、沒有得到救援,激發了想要幫助更多貓咪的想法。于是開設了一個名為“和貓住”的微信公眾號,業余時間里為流浪貓找領養。
2019年初,許哲正式設立公司后,在B站上發布了一條視頻、意外走紅,B站粉絲量因此也激增到了20萬,后臺收到越來越多的私信。從這時起,“和貓住”便有了擴大團隊的需求。正式創立至今,9年時間里,團隊線下救助了超4000只貓咪,再算上自建領養平臺送養出去的,共有超5萬只貓咪得到了“和貓住”的幫助。而因為一系列的救助行為。團隊救援人員也被網友們戲稱為“貓咪消防員”。
和貓住會給收養人發布結緣證,分別寫寵物和主人的名字
被收養的貓咪
救貓需要采買專業設備,團隊人員需要開工資,費用怎么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許哲開始在B站上接一些廣告。“不能不接,也不敢接多了,擔心大家會說我們‘變味了’‘丟了初心’。為了規避風險,廣告商挑選的也是非寵物品類的。”
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年。“我們終于說服了自己,開始走商業化路線,開了電商渠道,售賣自己的產品,沒想到粉絲意外地支持。以我們現在的能力,一年只能救一千只貓。掙到了錢之后,才能有更多的“貓咪消防員”愿意加入進來,我們也許就能救一萬只貓了。”
現長住在辦公室的“老員工”鐵頭
記者注意到,一向免費救援的“和貓住”也開始了收費模式。在他們的賬號下寫到:流浪貓無償救援(白天),家貓有償。“這件事是有導火索的,我們去重慶救了三次同一只家貓,均是因為主人不封窗導致貓咪外逃。因此,我們想用收費的方式給養貓的家人提個醒、引起他們的重視。費用是有區間的,都在一千元以下,按照救助的難度來劃分。對于我們的這一決定,粉絲也是很支持的。”
為救貓和死神擦肩而過
救援過程常常要面對他人的不理解
在許哲和團隊“00后”成員李明卿看來,即使救援是會面臨危險的“為愛發電”的行為,但常常不能被人理解。
李明卿
“一部分情況下,我們會遇到態度很差的人,他們覺得我們都是做這個的,應該24小時待命,我喊你過來你就得來,否則就對我們進行言語攻擊。我們以服務者的姿態做免費救援,卻要面對他們這樣的不理解,甚至是惡意,心里會很難受。”李明卿說道,“有時我們不會馬上施救,因為流浪貓救助有7天救援法,這個時間段內是可以等待的。流浪貓生存能力非常強,我們就遇到過一只奶牛貓在樹上待過20天。”
在救援過程中,就算是“貓咪消防員”也會面臨危險,許哲回憶到,去年在成都三瓦窯的橋下救助一只貓咪時,就差點和死神擦肩而過。“那只貓應該是水淺的時候去石頭上玩,下雨漲水后就被困住了。為了不被圍觀,我們選擇凌晨四點左右行動,外面非常冷。我從橋上速降,再蹚水過去放誘捕籠,水直接漫到了胸口,后回到岸上等待,風一吹,更冷了。整個救援過程花費了一個小時,等我被拉上去,已經瀕臨失溫狀態了,嘴唇又白又紫,想起還有些后怕。”
許哲在三瓦窯救援的現場照
為什么要救助陌生的貓咪?為什么即使不被人理解也還是要做?許哲回答道:“我們把這件事當成一份事業,而非僅僅是公益,它能讓我們維持生計,還能帶來成就感,我們很高興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發展成事業。此外,粉絲的支持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
成為“貓咪消防員”要膽大心細
現每日實際救援量在三四只左右
如今,“和貓住”共有兩名正式、三名實習的“貓咪消防員”。
李明卿解釋,這里的正式是指他的工作只有救貓、實習則是指除了救貓還要兼顧如客服等工作。“我們招聘的幾名‘消防員’要求膽大心細、身體素質好、愛小動物,他們之中有退伍軍人,也有曾經的武警。”
“和貓住”辦公室內的貓屋,用于“老員工”的居住以及待收養貓咪的暫存
為了擴大影響力,“和貓住”在越來越多的社交媒體都開通了賬號。李明卿說:“只要按照指引添加了客服微信的,我們都會回復。平均下來,現在每天的實際貓咪救援量在三四只左右,救助一只貓花費的時間在5分鐘到1個小時不等。”
“我們的目標是有能力救援更多的貓咪,同時給大家科普更多的知識。”許哲說。
“比如,出門的時候要回頭看一看貓有沒有跟著,記得要封窗,大部分的家貓都是因為發情、未封窗導致被困的。此外,我們還想科普TNR的理念,大家能夠更科學地對待流浪貓。即控制流浪貓數量的科學方法是Trap(抓捕)、Neuter(絕育)、Release(放歸),而非是僅原地喂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