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第16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以“川渝共建 護企優商”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在重慶市渝中區時代天街進行。活動中,通過川渝雙城聯動、警民互動、非遺表演等形式,打造了一場“有溫度、接地氣、入人心”的防范經濟犯罪宣傳盛宴,非遺傳承人和現場觀眾一起創作“5·15”主題的剪紙作品,把宣防知識融入到非遺作品里。
養老防騙這些“坑”要避
在活動現場,隨處可見相關主題宣傳海報、橫幅等,同時滾動播放預防、打擊經濟違法犯罪相關宣傳視頻。各部門在現場還通過設立宣傳展臺、法律咨詢區、擺放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重點圍繞假幣、銀行卡、非法集資傳銷、商貿以及私募、證券等涉眾型經濟犯罪進行宣傳。“您看這張百元鈔票,在紫外線下會顯現出三朵立體的山茶花……”在渝中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展臺前,民警手持專業檢測儀器,手把手教市民識別假幣。
“孃孃,來了解一下針對老年人的詐騙套路,這些都信不得。”看到現場有老年人路過展臺,相關單位工作人員連忙將印有《守護銀發族 識破養老領域這些“坑”》的宣傳資料進行了詳細講解。
“老人家,這里邊有針對養老的五種常見的‘坑’,還有相應的典型案例可以了解,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不要貪小便宜,不要被別人給的小恩小惠打動。遇到有人要你轉賬,不要輕信,要給家里人說哦。”工作人員不停叮囑。
這五種常見的“坑”分別是:當心一些養老機構辦理高額的所謂貴賓卡;警惕“以房養老”;警惕購買所謂的“保健品”掉入傳銷陷阱;警惕商家的小恩小惠,避免上當受騙,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警惕免費旅游、高額返利。
這些行為涉嫌違法犯罪
“某公司業務員,將收到的貨款用于還債、炒股或者賭博等,構成哪種犯罪?”“我知道,是挪用資金罪!”在現場的游戲區域,不少市民通過游戲問答方式,積極回答各種有關經濟違法犯罪方面的問題。
“轉賣發票是否屬于發票違法行為?”“屬于!”“李某用非法吸收的資金買了一輛豪車送給其老婆,公安機關應該如何?”“應當依法追繳!”“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數額較大’的起點是多少?”“六萬元!”
現場,民警還用相聲向市民講解了什么是經濟犯罪,用生動幽默的語言解釋了洗錢、非法集資、非法侵占等經濟犯罪行為,將預防打擊經濟違法犯罪的相關知識傳遞給現場群眾,在引得現場群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讓市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防范經濟犯罪知識。
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負責人表示,防范經濟犯罪關乎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更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川渝兩地公安經偵部門攜手策劃“川渝共建 護航發展”主題宣傳活動,旨在幫助廣大企業筑牢風險防控的下一步,川渝公安經偵部門將聯合工商聯、監管部門等,緊扣企業、群眾需要,為大家“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將防范知識送達百姓的“家門口”,將安全守護的屏障筑牢在百姓的“心坎上”。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重慶市公安局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