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來到了農歷四月十九,這意味著四月的三分之二將要過完,進入下旬。距離農歷五月不遠了,而提到五月,人們便會想到端午節,這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期間最為具傳統特色一項習俗當屬賽龍舟,所以端午節也稱為龍舟節,而四月十九這天的習俗便與龍舟有關。在廣州的一些地區,流行著起龍舟的習俗,屆時人們要把深埋水底一年的龍船挖起來,然后經過清洗,風,來為端午節的賽龍舟做準備。
十里不同俗,四月十九日這天,是四川成都地區的浣花日,這是當地的一個重要紀念日,據說是紀念唐代女英雄浣花夫人。當地的人們會相聚到浣花溪邊,或泛舟水中,或舉行宴會,載歌載舞,以隆重的儀式來紀念這一天。
當然從節氣上來看,四月十九正值立夏,臨近小滿,此時夏季的氣候特點明顯,天氣已經開始炎熱,迎來雨季,屆時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下面就結合四月十九的傳統以及當下的氣候跟大家分享這一天需要注意的內容,牢記:1要躲,2不去,吃3樣,圖個吉祥安康百事順,來看看吧~
1要躲
躲昆蟲
四月十九起龍舟,也在提醒我們端午將至,要為過節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與此同時,這個時節里各種昆蟲開始活躍起來,我們在平日里要注意躲避,少去潮濕的樹林,草窠里活動,戶外時穿著長袖長褲,碰到昆蟲也不要用手去摸。以免被叮咬,引起麻煩。
2不走
不到雨中行走
初夏時節,各地陸續進入雨季,這段時間的雨水明顯多了不少,屆時要盡量避免到雨中行走。一方面下雨天里,道路濕滑,容易滑倒摔倒。同時雨天里能見度低,也容易引起意外。同時雨天空氣也比較潮濕,容易增加體內的濕氣。所以非必要的時候,下雨天最好還是待在室內。
吃3樣
吃黃瓜
端午節期間流行著“吃5黃”的習俗,其是應季而食的重要體現,其實從現在就可以吃起來。比如黃瓜,其清爽可口,有助于潤燥去火,潤腸排毒等,涼拌熱炒都不錯。
1、準備一些雞脯肉,將其表面的油脂剪掉,清洗干凈后,把水分擦干,切成小塊。
2、其中加入蔥姜,生抽,先攪勻,腌十五分鐘。
3、一根新鮮的黃瓜,洗好之后,切成小丁,另外準備些蒜蓉。
4、將雞肉中的料頭挑出來,接著撒些淀粉進去,繼續攪拌裹到表面。
5、起鍋倒油,將其燒熱以后,把雞肉倒里邊,快速炒到焦黃定型。接著把黃瓜下鍋,放入蒜蓉,調些蠔油,快速炒入味,即可關火盛出來。
吃豆芽
清爽水潤的豆芽,在這個時節里也可以經常吃些,其有助于補水生津,健脾除濕,保護肝臟,促進代謝等。而且其形似如意,代表著吉祥如意,好吃添吉利。
1、準備些綠豆芽,先摘一摘,挑出雜質,然后用清水洗兩遍,然后瀝干。
2、另外準備一小把韭菜,摘洗好之后,切成小段。
3、鍋里倒油,先放一小撮花椒粒,把香味炒出來后,將其撈出去,接著把豆芽倒里邊,快速炒一分鐘左右。
4、豆芽看起來質地透明時就熟透了,韭菜放里邊,調入生抽,醋,鹽,快速炒入味,即可盛出來。
吃空心菜
空心菜是這個季節里的時令菜,其鮮嫩可口,帶著獨有的清香味兒,而且其有助于通便去火,保護視力,清熱除煩等,很適合當下的氣候。
1、準備新鮮的空心菜一把,將其逐一剪掉根部,掐掉老的部分,清洗掉雜質,切成小段。
2、兩個雞蛋磕到碗里,補充一點清水,快速攪拌,令其混合勻。
3、接著起鍋開始炒菜,先把油燒熱,把雞蛋炒熟,盛出來。
4、接著在里邊加一把蒜蓉,空心菜一起倒里邊,快速炒,其很快塌生,屆時把雞蛋倒里邊,調入生抽,蠔油,撒鹽,再炒幾下,令其入味,馬上關掉火盛出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