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俄羅斯和烏克蘭計劃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展開直接談判,這是2022年3月以來,雙方首次面對面溝通。這場時隔3年的對話,從一開始就充滿火藥味,各方利益博弈不斷,和平希望依舊渺茫。
當地時間1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早早動身前往土耳其,還在視頻講話里說,團隊開了好幾次會討論談判形式,就等著普京來,再決定下一步怎么辦。
澤連斯基還特意提到,聽說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有可能來土耳其,同時強調烏克蘭做好了應對各種談判情況的準備。他在社交媒體上喊話,要和普京談結束沖突的關鍵問題,還警告俄羅斯別找借口,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勢。
可誰也沒想到,劇情突然反轉。就在澤連斯基等著和普京“掰手腕”的時候,俄羅斯這邊公布消息,普京本人不會出席談判,只派了個由總統助理梅津斯基帶隊的代表團,成員包括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軍方高層和4名專家。
這一下就把澤連斯基晾在那兒了。緊接著,特朗普也表態,普京不去他也不去,改由國務卿魯比奧帶隊參會。美俄領導人雙雙缺席,烏克蘭精心準備的“重頭戲”還沒開場就變了味兒。
其實回顧俄烏沖突這幾年,雙方也不是沒談過。2022年沖突爆發后,2月、2月底到3月初、3月29日都進行過談判,但從4月起就談崩了,之后一直沒再好好坐下來聊。
今年3月,美、俄、烏在沙特碰了個面,結果還是沒能解決核心矛盾。這次俄羅斯主動提議重啟談判,普京還說有可能達成新的停火協議,這才讓澤連斯基看到和普京直接對話的希望。
烏克蘭這邊,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亞克之前就放話,澤連斯基只愿跟普京談,澤連斯基本人也多次強調,除了和普京直接對話,其他形式的談判都沒準備,不過嘴上還是說支持任何能結束沖突的辦法。
普京不愿意和澤連斯基直接談,背后有兩層考慮。一是雙方核心訴求差距太大,烏克蘭堅持必須先實現無條件停火,而俄羅斯明確表示,要談就談怎么徹底解決沖突,消除沖突根源,也就是要烏克蘭答應不加入北約,承認俄羅斯對已控制領土的主權,滿足俄羅斯的安全需求。
兩邊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談也很難達成協議,何必浪費時間。二是烏克蘭憲法規定澤連斯基的總統任期2024年就結束了,但他以戰爭為由沒下臺,也沒舉行大選。俄羅斯不承認澤連斯基的合法地位,要是和他見面,不就等于默認了嗎?
美國雖然積極推動談判,國務卿魯比奧提前抵達土耳其“做功課”,還把這次會談吹成實現和平的“關鍵機會”,但它的真實立場搖擺不定,反而讓局勢更復雜。
從目前情況來看,這次談判大概率會陷入僵局。俄烏在關鍵問題上互不相讓,如果談不攏,沖突還得繼續,不僅兩國老百姓要接著受苦,地區和國際局勢也會跟著動蕩。
這場談判就像一場艱難的拔河比賽,各方都在為自己的利益拼命拉扯,和平的天平到底往哪邊傾斜,現在還很難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