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海中沉浮,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心的依靠,這些依靠更多來自我們的親人。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兄弟姐妹陪伴我們成長,是我們從小最好的玩伴。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們不得不面對親人的離去。
當親人去世,有的人卻不掉眼淚。
他們并不是不孝順,而是具有常人沒有的特質。
01 內心強大、看透生死的人
電視劇《天道》里的丁元英,在父親去世時,沒有體現任何的悲痛。
兄弟姐妹認為他冷血無情,其實他只是早已看透生死。
當父親在病榻上煎熬時,他直接提議拔掉氧氣管,別人認為他不孝順,但恰恰相反,他是那個最懂父親的人。
他明白,父親不想這樣煎熬地活著。他也早已悟道,看透了人生的意義。
真正內心強大,看透生死的人,他們早已摸清生命的意義。
生命本是場輪回,在這場輪回中,對生死能做到的就是“聽天命盡人事”了。
02 責任心強、顧全大局的人
在韓劇《請回答1988》里,德善的父親在她母親去世時,體面地舉辦喪禮,招呼客人。
德善對此不理解,為什么面對母親去世這么悲痛的場景,父親竟然毫無情緒波動。
喪禮結束后,德善的叔叔回來了,父親擁抱著他的哥哥泣不成聲。
當哥哥不在時,他是那個需要撐住場子的人。喪禮結束,哥哥回來了,他的悲痛情緒猶如泄洪之水,一下子全傾倒出來了。
面對父母離世,若無兄弟姐妹在旁,我們就是那個穩住大局的人。
偌大的場面需要我們去協調,家里的擔子需要我們去擔負。
此時,責任心強的我們,是沒有哭泣的權力和空間的。
成年人的世界早已被責任填滿,哭泣發泄只能是黑夜里的獨自療傷。
那些面對親人離世不掉淚的人,他們的堅強可能是黑夜里的淚珠撐起的。
03 冷漠悲涼、對逝去之人毫無感情的人
我們一直相信人生而為善,生來有情。
親人是我們血脈相連之人,也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面對親人的離去,內心真的毫無悲傷,那只能說明自己不曾被這逝去之人善待。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的母親去世后,她一滴眼淚都沒有流。
在葬禮上,二哥蘇明成和她大吵一架,她憤怒離開。
蘇明玉的冷漠是情有可原的,她的母親從小就偏心二哥,無視她的存在。
二哥蘇明成更是肆無忌憚地欺負她,父親明知她在家受欺負,卻從不為她發聲。
母親重男輕女的思想讓她在家沒有容身之地,她更是在18歲時就離家出走,從此再未依靠家里。
面對親人的離世,沒有眼淚的人,看似是對親人的冷漠,實則是內心早已被至親之人傷透,冰冷的心早已喚不起內心的情感。
親人離世,那些不掉眼淚的人,看似無情,實則有情;
他們看似不孝順,不值得尊重,實則有大智慧。
人在悲傷時,靠眼淚發泄情緒是本能,但真正能將眼淚憋回去的,是狠人;
在生活的積累中,能將失親之痛淡化,無大喜大悲的人,是高人;
受至親之人的虐待,在至親去世時,還能保持理性,不牽扯出自己內心的怨念,保持最后的體面,這樣的人是神人。
眼淚只是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沒有落下的淚珠里,藏著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作者簡介:朵藍。用文字表達自己,讓思想落筆生花。愛文字更愛生活。
平臺簡介:
顧一宸,青年作家,專注于情感治愈和勵志分享,寫暖床故事,潑酸辣雞湯。
著有《如果覺得委屈就成為你想要的光》《我與你的驚喜是剛剛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沒有回報,拼過才是人生》《寫作變現:新媒體爆款高效進階》等書。
關于文章講到的觀點,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