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蔓延街巷,繁花點亮生活。5月15日,太原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權威部門話發展”系列發布會第九場,市園林局亮出2025年園林綠化“升級答卷”——新建30個口袋公園、啟動多項公園綠地工程、深化道路景觀改造,以“綠色加法”為城市品質賦能。
頂層設計繪藍圖,十年目標啟新程
今年3月,《太原市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錨定“十年建成公園城市”目標,推動生態價值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市園林局將圍繞公園城市建設,同步推進《公園城市規劃》《綠地系統規劃》等四項專項規劃編制,從頂層設計優化城市綠地布局,實現生態效益、生活品質與經濟活力的協同提升。
百園興綠惠民生,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太原已建成701座公園綠地,城六區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6%。今年,太原將延續“百園興綠”熱潮,在城六區新建30座口袋公園,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同時,老龍頭區域生態治理工程、清風園等多個公園綠地項目也將啟動,龍城大街城市公共空間改造還將配套建設停車場,破解公園周邊停車難題,讓綠色福祉更有“溫度”。
道路添彩煥新顏,立體綠化破難題
作為城市的“綠色脈絡”,太原道路綠化今年將迎來全面升級。迎澤西大街、新建路、勝利街等主干道改造工程中,綠化配套將同步推進,打造兼具美觀與實用的“美麗街巷”。值得關注的是,該市還將試點道路邊坡、高架橋立體綠化,探索破解空間局限,讓城市綠意從平面向立體延伸。
文旅融合增活力,公園變身“城市會客廳”
公園不僅是生態空間,更成為文化惠民的重要載體。2024年,太原公園接待游客量達8017萬人次,同比增長7.2%。今年,“太原廟會”“一園一品”等特色活動持續升級,太原植物園創新“非遺+旅游”模式,各公園花事活動輪番上演,園藝科普、綠地共享等舉措頻出,讓公園成為市民休閑、社交、文化體驗的“城市會客廳”。
精細養護提質效,綠色資源循環利用
在養護管理方面,太原啟動“道路綠化養管質量提升年”行動,通過打造修剪示范路、林蔭路等,實現綠地養護標準化、精細化。針對植物枯枝落葉處理難題,該市謀劃建設植物資源循環化利用示范項目,預計年處理10萬噸植物廢棄物,變廢為寶,為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探索“太原方案”。
從口袋公園的“微更新”到公園城市的“大布局”,太原正以綠色筆觸勾勒宜居新畫卷。隨著一項項生態工程落地,這座三晉之城將持續擦亮“錦繡太原”生態名片,讓市民共享更多“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美好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