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海軍艦艇中最重要的型號之一,被軍迷稱為“老江湖”的053家族史,等同于中國護衛艦的發展史,053H3型作為該家族中最后的型號,至今仍在現役,不過就在近日,通過官媒的報道發現,有兩艘的身份已經悄然發生變化。
報道中出現的兩艘護衛艦,分別是521嘉興艦和524三明艦,這兩艘艦較為特殊,是十艘同型艦中沒有接受現代化改裝的兩艘,基本還維持了服役初期的原貌。根據報道內容,兩艦已歸屬海軍某中心,也就是海軍某試訓基地的試驗艦中心,而不再隸屬于東部戰區海軍某護衛艦支隊。換句話說,兩艦并未退役,但不再承擔作戰任務,主要負責配合試驗,這意味著兩艘沒有了出口國外的可能性。
053H3型是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054型出現之前中國海軍最先進的護衛艦。和同平臺的053H2G型相比,其主要改進是以海紅旗7近程艦空導彈替換了紅旗61B艦空導彈,提高了末端攔截能力;換裝兩座四聯裝鷹擊83反艦導彈發射架;換裝1座PJ33A型100毫米雙聯裝自動艦炮;將后部的兩座76A型37毫米近防炮提高了安裝位置,擁有了更好的射界。可以說2400噸級的053H3型在對艦、防空、反潛能力上達到了當年全新的高度,是一型攻防較為均衡的中型水面艦艇,也標志著053系列護衛艦從最初的單純制海型護衛艦,發展成為了具備綜合作戰能力的多用途護衛艦。
隨著新裝備的不斷出現,老艦的改裝升級也伴隨著中修同步推進。2014年,宜昌艦作為首艘返廠升級改造的053H3型,開啟了長達兩年的改裝工程,將海紅旗7艦空導彈換成紅旗10,四座雙37毫米副炮被拆除,在機庫上方安裝了兩座新型的6管30毫米近防炮,但該型炮沒有安裝一體化光電跟蹤與火控裝置,應該還是考慮了成本問題。
不止是武器的更換,配套的雷達也進行相應升級,換裝了新型主炮火控雷達和近防炮火控雷達;此外,電子戰、衛星通信、數據鏈和作戰指揮系統均得到了更換。在此之后,同型的懷化艦、襄陽艦、葫蘆島艦、洛陽艦、綿陽艦相繼接受改裝。不過,舷號為522的連云港艦和舷號為523的蒲田艦于2019年9月退役,經簡單改裝后移交給孟加拉國海軍,成為其海軍最強的主力護衛艦;而本文的主角,服役時間較長的嘉興艦和三明艦未接受任何改裝,原因不明。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今年初,舷號為527的洛陽艦舉行了退役儀式,該艦2005年才入列,艦齡剛到20年就退役,大概率可能會被出售。而完成升級的564宜昌艦與565葫蘆島艦,也已確認轉隸大連艦院。
也就是說,被外界稱為江衛2級的053H3型,目前仍在作戰部隊的僅有三艘了,分別是528綿陽艦,566懷化艦和567襄陽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