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陳夢又“捅馬蜂窩”了!
一句“拿不到冠軍就是白付出”直接沖上熱搜,有人夸她敢說大實話,也有人罵她太功利,狂的沒邊。
這個31歲的老將,巴黎奪冠后大半年沒參賽,卻總提舊事,到底是真性情,還是輸不起?
陳夢這姑娘,球打得硬氣,話也說得直接。
尤其是,近兩屆奧運會的經歷,簡直像坐過山車。
東京奧運會奪冠時,她一句炸裂發(fā)言——“我的時代到來了”,被網友直接噴成篩子,不少人覺得她狂得沒邊兒。
結果呢?孫穎莎橫空出世,成了國乒新頂流。
到了巴黎奧運會,陳夢頂著滿場給孫穎莎的加油聲,愣是把比分追到4-2奪冠。
賽后她紅著眼說:“我不能哭,就是要贏給所有人看!”
得,又被罵上熱搜。網友翻舊賬:贏了比賽還這么苦大仇深?
這兩天更絕。
國乒全隊飛多哈備戰(zhàn)世乒賽,陳夢卻在家接受采訪,一句“競技體育以結果為導向,沒拿冠軍就是白付出”徹底炸鍋。
看來,這姐巴黎奧運都過去快一年了,還是沒從冠軍光環(huán)走出來啊。
網友對此,更是一頓輸出,支持的,反對的,各成一派。
支持的說:陳夢這是話糙理不糙,運動員不拼冠軍拼什么?普通人考不上985、拿不到高薪,不也白讀十幾年書?
而反對派,則說:馬龍拿28個世界冠軍也沒說隊友白忙活!按這邏輯,國家隊裁到只剩你好了,反正其他人都是陪跑。
更有人翻出王楠、張怡寧的采訪對比:“人家奪冠都謝團隊,她倒好,句句不離‘我’。”
甚至連中年網友都感慨:這話聽著太扎心。
不過,也確實無語,按她這邏輯,劉詩雯混雙丟金就該切腹;王浩三屆亞軍人家就不活了?
照這么說,那讓人家年輕隊員怎么辦,她們天天當陪練,給主力當靶子,人家都白干了?你們的成功沒有踩著人家上去?
再說了,隊里那個拎出來不是:5歲摸球拍,15歲進國家隊,25了還在爭主力。
她這句“白付出”,相當于否定了所有人的青春。
而且,看陳夢現(xiàn)在的日子,確實有點迷。
隊友們?yōu)榱藗鋺?zhàn)世乒賽,在熱死熱活的多哈集訓,她逛街旅游接代言,央視訪談里長發(fā)飄飄的樣子,還被夸像電影女主。
但每次開口必提巴黎奧運,這估計擱誰都忍不住想問:“還沒翻篇呢?”
對比孫穎莎的路線——輸了決賽照樣被捧成“人間止藤片”,而且商業(yè)價值、影響力都反超陳夢。
而且,同樣是奧運冠軍,樊振東輸球后道歉“對不起球迷”;孫穎莎被問目標永遠回答“下一個冠軍”。
而陳夢的“白付出論”,在國乒集體主義傳統(tǒng)里,確實顯得格格不入。
但換個角度看,這種“我要贏”的狠勁兒,不正是運動員最該有的樣子?
只是,這話從得利的人嘴里說出來,難免刺耳了點。
老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放在競技體育里,就是一個冠軍背后站著千百個"白付出"的人。
就像網友說的:“你可以說‘我要贏’,但請別忘了,身后幫你撿球的人。
下次看比賽的時候,別忘了給銀牌選手也鼓個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