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廣州荔灣區街坊向媒體報料,西灣東路一座人行天橋因階梯過多、坡度陡峭,導致過橋十分不便。據記者實地走訪證實,該天橋最高點約四五層樓高(12-15米),需爬近百級階梯(實測90多級),不少市民中途需多次休息才能登頂?。
15日下午5時許,臨近上下班高峰期,記者前往荔灣區西灣東路廣州西站工地附近的一座人行天橋。天橋橫跨廣湛高鐵項目,連接菜市場與住宅區、學校等,是周邊居民日常通行的主要設施?。
天橋難過,廣州街坊不爽,記者實測有90多級階梯。
記者看到,行人、電動車和自行車幾乎“塞”滿整座天橋,加之建筑工人近日正在搭建綠色遮陽棚,因此,雖然西灣東路人行天橋路面寬闊,卻常常出現堵塞場面。
“左右兩側引橋都差不多一百級,足有四五層樓高,一上一下真的累死了。”“推著自行車上橋,起碼要停歇三四次才上到頂,下橋更危險,坡道那么長,一個剎車不及時真是很要命。”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市民紛紛向記者訴苦,該天橋行人多,電動車更多,上下班高峰期上、下這座“百步天梯”,除了累還非常危險。記者嘗試走了一個來回,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
另外,該天橋扶手設計也存在缺陷?,一側樓梯與扶手間距較大,難以借力;另一側可接觸扶手,但整體坡度陡峭,部分使用者難以借力支撐?。
除了引橋太長、人流擁擠之外,晚上照明不足也是一大問題。“尤其是下班高峰期,人多車多路又黑,某天晚上下橋的時候,我差點連人帶車摔倒。”上下班都要騎電動車經過這道天橋的小邱說。此外,現場記者看到,雖然天橋道路警示牌清楚表明“天橋上非機動車請推行”,但是大部分市民基本都是騎行,特別是電動車下橋速度過快,導致大家上、下天橋危險系數增加不少。
隨后,記者采訪了解到,這座人行天橋是最近幾個月才搭建的。附近居民表示,因為西灣立交橋廣雅路段在施工,廣州西站亦在改造中,因此搭建了這座人行天橋來疏導交通。不少市民表示,希望西灣立交橋快點施工完畢,這樣可以緩解這座人行天橋的擁擠情況。
記者結合街坊反映的問題和實際需求,歸納出一些可行的改進建議:增設中途休息平臺?,在現有階梯中分段設置休息區,方便老人、體弱者中途歇腳;加裝可及性扶手?,在現有斜坡或階梯兩側增設扶手,確保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都能輕松抓握?;增設無障礙電梯,方便輪椅使用;分流與替代方案?,優化周邊步行路線?,若條件允許,可規劃更平緩的繞行路徑供選擇,或協調開放附近樓宇的穿行通道。
據悉,該天橋權屬單位為?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由鐵路部門負責維修改造。荔灣區有關部門已回應市民關切,但尚未公布進一步優化措施?。
根據最新公開信息,荔灣區近年來持續推進人行天橋的改造升級。目前荔灣區天橋改造以“安全、無障礙、分流通行”?為核心,后續項目可能結合居民反饋逐步推進。
文/圖:新快報記者 鄧毅富 梁燕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