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6日訊(編輯 史正丞)哈佛大學法學院周四宣布,其圖書館收藏的一份《大憲章》(Magna Carta)“抄本”實際上是1300年的罕見原始真跡。
哈佛大學宣布其圖書館收藏的一份《大憲章》為1300年的罕見原始真跡 來源:哈佛大學
隨著“驗明正身”,這份哈佛大學在1946年以27.5美元購入的手稿,潛在價值已經達到數千萬美元級別。
同時,《大憲章》作為英美法系歷史上首份確立“國王也要守法”的原則性文件,在特朗普大戰哈佛的節骨眼上,這一發現頗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觀感。
純屬偶然發現
《大憲章》最初是1215年英王約翰與叛亂貴族簽訂的權力分配文件。在1215年至1300年期間,由多位英王重新頒布并送到各地,所以歷史上可能會有200份加蓋英王印章的原版羊皮卷。算上哈佛這份,全球已知的《大憲章》一共有25份。
這份文件對美國的建國歷程影響深遠,從《獨立宣言》到《美國憲法》的制定,乃至后續的《權利法案》中都有它的身影。
學者們確認,哈佛大學館藏的這份文件是1300年愛德華一世頒布的《大憲章》現存的7份原件之一。
最初發現哈佛館藏“可能是真品”的是倫敦國王學院歷史學教授大衛·卡彭特,他表示自己在瀏覽哈佛圖書館的在線檔案時,判斷這張羊皮紙和歷史上的原件幾乎一模一樣。隨后他聯系哈佛大學對這份文件使用現代技術進行查驗,最終證明這是歷史真品。
歷史學教授協助鑒定《大憲章》
東英吉利大學中世紀歷史學教授尼古拉斯·文森特協助鑒定了這份文件。他也指出,這份約束統治者依法行事的文獻重現于世之際,正值哈佛大學面臨特朗普政府空前施壓之時。
他說道:“在這個特殊情況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正遭受國家直接攻擊的機構,所以它在這個特定時刻出現在這里,幾乎可以說是天意。”
哈佛法學院透露,這份文件是1946年從倫敦法律書商處購得。后者是在蘇富比拍賣行以42英鎊的價格購得手稿,這筆錢相當于當時英國人均年收入的五分之一。拍賣目錄顯示,這份文件被誤標為“1327年制作的副本”,送拍人是戰斗機飛行員、空軍少將福斯特·梅納德。
時至今日,這份手稿的價值已經難以估算。可以肯定的是,以27美元(相當于現在的500美元)買入這份文件是歷史罕見的劃算交易。上一次《大憲章》公開拍賣是在2007年,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以2130萬美元購得1297年版的《大憲章》,送至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檔案館陳列。
哈佛法學院國際法教授兼圖書館館長喬納森·齊特林透露,這份在保險庫中塵封數十年的文件現已被轉移至秘密地點保管。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以哈佛為首的高校之間的對抗近日愈演愈烈。
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哈佛大學所在的馬薩諸塞州州長希利(Maura Healey)周日公開指責特朗普,稱其對哈佛大學和其他學校的攻擊正在產生有害的連鎖反應,受影響的有研究實驗室、與高校有關聯的醫院等。
這位民主黨籍州長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向全國》電視節目中批評道,哈佛大學受到的影響正在損害“美國的競爭力”,因為一些研究人員正在離開美國,到其他國家尋找機會。她說,在對科學和創新進行了數十年的投資之后,美國正在將知識資產拱手讓人。
談及針對高校的系列行動,希利表示:“這對患者不利,對科學不利,更對美國競爭力造成嚴重打擊。一個州不可能彌補聯邦資金削減帶來的損失。”
“我最近走訪了波士頓兒童醫院,那里收治著全國病情最嚴重的患兒。特朗普的行動直接導致波士頓兒童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經費削減,因為這些醫院是教學醫院系統的一部分,”她補充說,“對高校的經費削減引發重大連鎖反應,導致科學家和醫生被裁員,癌癥治療的臨床試驗被迫中止。”
希利稱,作為州長,她希望馬薩諸塞州和美國有個光明的未來,但“特朗普的所作所為實質上是在邀請中國等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這太可怕了,尤其是考慮到他對經濟造成的破壞。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以降低本州居民生活成本、削減稅收并建造更多的住房,而特朗普卻在讓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變得更加昂貴和艱難”。
馬薩諸塞州州長希利 視頻截圖
去年10月7日加沙沖突爆發后,包括哈佛、哥倫比亞大學等知名高校校園爆發了抗議浪潮,抗議學生聲援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戰爭行為。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開始“清算”被自由派聲音主導的美國高校,以削減聯邦經費施壓各高校“自我審查”。
而作為全美高校支持巴勒斯坦浪潮中的“抗議主力”,哥倫比亞大學最早被特朗普組建的“反猶太主義問題工作組”盯上。在被特別針對后,哥倫比亞大學做出“明顯讓步”。
哥倫比亞大學前校長博林格(Lee Bollinger)20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對學術機構的攻擊是對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權利的嚴重侵犯。
博林格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是政府權力的武器化,可以說是一場“恐嚇運動”。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3日,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巴以沖突持續,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在哈佛大學校園內設立抗議營地
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政府曾致函哈佛大學,要求該校進行廣泛的管理和領導層改革,制定“擇優錄取”的招生和聘用政策,并對其研究機構、教職員工和領導層的“觀點多元化”進行審查。期間,哈佛大學需要與特朗普政府共享所有招聘數據和錄取數據。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還要求哈佛禁止學生戴口罩。
在哈佛大學上周(4月14日)拒絕了上述“整改”要求后,特朗普政府當天宣布凍結向該校提供的約22億美元撥款和6000萬美元項目合同款項。
15日,特朗普再發出威脅,要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資格,并要求該校道歉。特朗普政府表示,它之所以針對哈佛,是因為哈佛在打擊反猶太主義方面做得不夠。16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威脅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資質。
有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非常憤怒,計劃再削減10億美元經費。
特朗普政府被指對哈佛大學非常憤怒,計劃再削減10億美元經費 資料圖
這場政府與頂尖學府的對峙近日出現了轉折。據《紐約時報》19日報道,美政府11日寫給哈佛大學的整改郵件其實“發錯了”,發出之前“未經授權”。白宮高級政策策略師梅·梅爾曼還“甩鍋”哈佛,稱后者收到郵件后未與政府相關部門核實。
對于這一說法,校方表示質疑,稱這封郵件由三名聯邦官員簽署,使用的是官方郵件模板,還是從一名高級聯邦官員的電子郵箱發出,“即便其中包含的要求很過分,但我們也沒有懷疑過它的嚴肅性或真實性。”
哈佛一發言人還在一份聲明中寫道,“即使假定政府現在希望撤回其一連串令人‘嘆為觀止’的侵擾性要求,其最近幾天的所作所為也表明,它確實就是想這么要求,行動勝于雄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