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在工程項目(如工業項目、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規劃、設計和施工前,對其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包括大氣、水、土壤、生態、噪聲等)進行系統分析、預測和評估的過程。其核心作用是提出預防、減輕或消除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并論證工程建設的環境可行性。此外,也是項目審批和決策的重要依據。
目前,關于重慶市鐵路事業發展迎來了一個重要進展:重慶高永都市快軌建設有限公司在2025年4月底,正式在重慶市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官網發布了“市郊鐵路重慶中心城區至永川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重新報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這就是說,調整后的郊鐵路重慶中心城區至永川線即將進入環評審批階段。
市郊鐵路重慶中心城區至永川線又稱重慶市域鐵路永川線,簡稱“永川線”,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重慶首條開工的市域鐵路。線路西起永川區永川西站,向東經匯龍、體育中心、陳食、科技生態城、大安、重慶新機場、丁家、來鳳、青杠、金鳳、石家院子、西城公園、白市驛,終至沙坪壩區重慶西站,全長約68公里,設17座車站(新建15座、預留2座),設計時速140公里,采用市域D型車公交化運營,全程旅行時間約50分鐘。
重慶市域鐵路永川線線路串聯永川區、璧山區、重慶高新區和沙坪壩區,接入重慶西站和重慶新機場兩大交通樞紐,并與城軌快線15號線、26號線貫通運營,可實現與都市快線網絡的互聯互通。據悉,項目首開段已于2023年3月正式開工,總投資292億元,原計劃2027年建成,后因工程調整預計2029年左右通車,與重慶新機場投用時間銜接。那么,重慶市域鐵路永川線有何調整呢?根據“市郊鐵路重慶中心城區至永川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重新報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可知,主要變化包括:
高新區約7公里正線由地下敷設改為地上敷設,3座車站(石家院子站、西城公園站、白市驛站)由地下站變地上站,金鳳車輛段選址發生調整,車輛段出入線選址及敷設方式發生變化,2座主變電所選址發生調整,正線穿越永川區生態城段路由發生變化。調整后的線路在高新區段采用高架或地面敷設方式,不僅縮短了施工周期,還減少了地下管線遷移等復雜工程環節,對于項目的建設有重要作用:優化線路與可能減少建設成本。
注解: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體車站名稱的最終確定方案,但根據線路走向及站點分布,上述三座車站位于高新區核心區域,其敷設方式調整與工程整體優化目標一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