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街頭,一場突如其來的反戰(zhàn)抗議讓這座城市陷入了混亂。抗議者們舉著“拒絕謊言,要求真相”的標語,高喊口號要求政府停止夸大宣傳,并公開涉及印巴軍事行動的真實信息。隨著人群聚集,部分示威者與警方爆發(fā)激烈沖突。隨后,催淚彈的煙霧彌漫街道,石塊與防暴盾牌的撞擊聲此起彼伏,至少15名抗議者被逮捕,數(shù)十人受傷。
這場抗議的導火索尚未被官方明確披露,但現(xiàn)場參與者向媒體透露,矛盾源于近期印度政府被指隱瞞在印巴邊境軍事行動中的傷亡數(shù)據(jù),并利用媒體塑造“勝利敘事”。一名戴著頭巾的年輕抗議者舉著手機直播時喊道:“我們不是反對國防,而是反對用士兵的血來粉飾政治!”
5月14日下午,加爾各答市中心公園的和平集會迅速升級。起初,人群只是靜坐示威,舉著印有陣亡士兵照片的紙板。但隨著一名自稱“陣亡士兵家屬”的男子登臺控訴軍方連遺體真相都隱瞞,情緒瞬間被點燃。警方以未經(jīng)批準集會為由介入,試圖驅(qū)散人群時,有人向警車投擲水瓶,隨后催淚彈劃破空氣,現(xiàn)場陷入混戰(zhàn)。
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部分抗議者用路障封鎖街道,焚燒輪胎制造煙霧。而警察則組成人墻推進,用高壓水槍沖擊人群。一家臨街商鋪老板無奈地說:“我的櫥窗被流彈打碎了,但比起生意,我更擔心那些孩子,他們很多還是大學生。”
00:00/00:48
盡管政府發(fā)言人一直否認隱瞞軍事行動信息,但民眾的質(zhì)疑并非空穴來風。抗議者翻出2022年征兵改革時引發(fā)的全國性騷亂舊賬,當時政府承諾透明化軍隊管理,最終卻以逮捕上千人收場。這次,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份疑似內(nèi)部文件截圖,顯示這次印巴邊境沖突的實際傷亡數(shù)字是官方通報的三倍,盡管文件真實性未獲證實,但足以讓公眾的懷疑如野火蔓延。
更微妙的是,西孟加拉邦長期存在的治理矛盾為抗議添了把柴。該邦歷史上因語言政策爆發(fā)過多次沖突(如2017年大吉嶺地區(qū)廓爾喀人抗議事件),民眾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感根深蒂固。一名退休教師接受電話采訪時直言:“我們經(jīng)歷過政府把強制學孟加拉語說成是文化融合,現(xiàn)在他們說的軍事勝利,我們當然要問個明白!”
賣咖喱的拉朱則支持抗議:“我侄子就在邊境部隊,已經(jīng)三個月沒消息了!我們究竟該相信什么?”,這種分裂甚至滲透到了家庭,大學生蘇米特拉偷偷參加抗議,而她當警察的父親則連續(xù)三天被派往現(xiàn)場執(zhí)勤,父女倆至今冷戰(zhàn)。
演員在慶祝
印度最近還舉行了慶祝勝利的活動,為期十天。原本沒什么人的印度邊境,突然來了一群演員歡呼慶祝。其實人們都知道真相,只是很少有人說破,甚至還會配合莫迪來表演。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從2022年的征兵騷亂到今天的反戰(zhàn)抗議,印度民眾都在用同一種方式追問同一個問題:當國家要求我們犧牲,它是否值得我們的信任?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無數(shù)普通人的選擇其實早已寫下了答案。正如有網(wǎng)友在視頻下的評論:“沉默的大多數(shù)開始吶喊時,這個國家才是在真正的活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