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5月15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太原市啟動公園城市建設,力爭用十年時間初步建成公園城市。
打造良好生態網絡。完善生態網絡體系,高標準編制公園城市建設等專項規劃,打造獨特生態網絡體系。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推進近城市山體、河流水系生態修復和棕地景觀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制定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加大古樹名木保護力度,健全外來入侵物種部門聯防聯控協調機制。
建設城鄉公園體系。積極推進城郊公園建設,推進郊野公園、環城生態公園帶和“一村一園”建設。統籌建設各類城市公園,以“百園之城”為抓手,推進標志性綜合公園建設,打造一批具有太原特色的便民公園、口袋公園和專類公園。
推動公園品質提升。推動公園全面功能融合,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增添休閑服務設施,強化公園與體育、文化、旅游等各類功能的有機融合。大力推進公園開放共享,推動公園綠地全面免費開放,適當拆除公園圍墻硬質隔離,促進公園與城市融合。
串聯全域公園網絡。全面開展綠道體系建設,以山水湖河和各類生態空間為基礎,以綠道為骨架,完善綠道微循環網絡,構建活力圈游憩體系。提升道路綠色空間服務水平,增強城市道路復合功能,開放道路附屬綠地,豐富重點道路沿線彩化景觀及背街小巷綠化空間。塑造機場、火車站等城市門戶景觀,著力構建林路相依、特色鮮明的城市林蔭網絡。積極推進楔形綠地建設,探索環城高速環外生態間隔帶建設,開展通風廊道綠化建設,提高濱水空間品質,打造藍綠交織的城市生態網絡。
多維拓展綠色空間。加強區域整體設計,鼓勵開展整區域景觀設計,統籌區域內各類綠地空間布局,形成無界融合、滲透貫通綠色開放空間。探索附屬綠地開放,推進開放共享,積極開展“院中一棵樹”行動,增加老舊小區、社會單位附屬空間綠化覆蓋率。推進立體綠化建設,加強公共建筑物墻體垂直綠化、邊坡及廊架立體綠化、市政基礎設施橋柱綠化和沿口綠化,將城市綠化從平面推向立體。深化公園場景營造,采取拆墻透綠等方式增加城市綠地,逐步推進單位綠化空間開放共享,強化社區服務設施與綠化環境有機融合。
繁榮發展生態文化。彰顯并州園林特色風貌,構建特色文化體系,發掘保護傳承地方園林特色傳統技藝,打造并州園林。積極申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國際園林園藝展覽會,不斷提升公園城市影響力。構建花滿龍城特色景觀體系,將花卉景觀融入美麗街道、美麗公園建設中,打造花巷、花街、園藝小鎮、花卉主題社區,建設一批色彩繽紛的景觀道路,持續打造“玫瑰之城、浪漫之都”。
創新發展公園經濟。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將公園城市理念貫穿全過程,促進功能完善和融合創新,整體提升園區品質。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建立碳匯監測核算體系,持續提升碳匯能力,打造各具特色的“零碳”綠色示范公園。打造公園經濟業態,營造可感知、可參與、可消費的多元化公園場景,挖掘公園資源優勢,策劃特色主題文化活動,打造特色公園經濟。
全域協同共建共治。積極推進公園城市高品質示范公園和公園式園區、街區、社區、單位、學校、小區、鄉村建設,打造“公園城市示范區”。大力推行認種認養等植樹活動,組織居民參與小區及陽臺綠化的設計、建設和養護。(記者 尹哲)
來源:太原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