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4217期
作者 |餐飲老板內參內參君
騰飛的黑鴨煲
#小龍蝦價格暴跌近50%#登上微博熱搜,已經激不起消費熱情,因為人們已經習以為常。
不鐘愛小龍蝦的年輕人,紛紛迷上誕生在武漢的另一美食——人均30元的黑鴨煲。
小紅書上,黑鴨煲的筆記超過1萬篇;在抖音平臺上,有關#黑鴨煲的話題播放量超1.2億次。
在社交平臺上,不斷有探店博主發布打卡黑鴨煲和挑戰“姚克辣”的筆記。其中,熱度較高的是來自武漢的湖北菜品牌——“回味黑鴨煲·始于2006”,近期因陸續開出新城首店而引起關注。
黑鴨煲的熱度和受歡迎度,究竟有多高?不能僅憑數字一概而論。
“其實武漢本地人基本不吃黑鴨煲,前幾天我去吃過一次,就發現店里大多數都是外地人。而且一直比較火的就是萬松園和澳門路兩家店,其他都不怎么樣。”一位武漢本地朋友坦言。
而他口中的這兩家店,其中有一家就是回味黑鴨煲,這是一家有著近20年經營的本地老店,萬松園則是本地的美食夜市,是武漢小吃的聚集地,據說這里是從社區小攤升級為必吃街,妥妥的草根崛起。這里流量集中且外地游客居多,逐漸演變為網紅小吃街,也順勢帶火里面的餐館。
排隊自然成為了常態,有人稱自己排隊2小時多才吃上黑鴨煲,但是評價卻不高,比如因為人太多而出現的上餐慢、服務態度差,或者是黑鴨煲份量少、鴨肉柴等等,覺得不值得100元定價。
但是,黑鴨煲作為爆品帶來的效應,還在繼續發酵,除了受到顧客熱捧,也被餐飲品牌追隨。
在成都,羅媽砂鍋(九眼橋店)推出大份黑鴨煲(2-3人餐),大眾點評到店套餐價格是78.3元,將黑鴨煲的人均打到25元左右;阿遇燒烤推出招牌黑鴨煲,剛開業時一大鍋黑鴨煲僅賣29元,目前已經恢復到了原價49元;而在北京,一家名為石灰石燒雞公的川菜館迅速改頭換面,不僅跟風上新黑鴨煲,還在大眾點評上將名字直接更新為“石灰石·武漢黑鴨煲”。
當一個現象級爆品脫穎而出,在部分小有規模的連鎖品牌身后,如雨后春筍般的在全國多地出現了黑鴨煲新店,多以小店、檔口甚至外賣專門店等形式存在,名字起得也是五花八門。比如柒辣局牛排悶黑鴨煲、郭闖闖正宗小龍蝦黑鴨煲......
甚至有網友表示,“現在已經有多家食材企業開始研發預制黑鴨煲了。”或者說“預制黑鴨煲”正在出現,“我在燒烤店點了一份套餐,不到3分鐘,黑鴨煲就端上來了,這很難不讓人往預制菜方面想。”一位朋友說道。
黑鴨煲騰飛,全國熱度攀升,大品牌“黑鴨煲單品”陸續出爐,“專門店”一個接一個誕生。不得不說,黑鴨煲已然成為2025年餐飲圈的現象級爆品。
細扒一下黑鴨煲的走紅路徑,其實也并非偶然。
黑鴨煲到底有何魅力?
今年上半年,內參君關注到“武漢成了新的餐飲網紅孵化地”,近段時間爆火的各類漂亮飯、網紅菜品類,如云貴川Bistro、山野火鍋等,幾乎都發端于武漢。
贏商大數據針對武漢購物中心的數據研究也顯示,來自湖北本地的首店品牌越來越多,武漢正在成為本地品牌的創業起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黑鴨煲乘著“武漢造星機”,在一種精致漂亮飯中,以“接地氣”“破爛風”“市井小店”的差異化風格一騎絕塵。
當然,除了環境背景的支撐外,黑鴨煲自身也踩住了不少當下餐飲走紅的“風口”。
其一,爆款基因的拆分與重組。
說起武漢黑鴨,不少消費者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便是“周黑鴨”,而走紅的黑鴨煲實際上就是延續了“黑鴨小吃”的甜辣口味,再結合上煙火氣十足的砂鍋煲制作方式,配合各類爆款大單品,如牛蛙、鱔魚、小龍蝦等,組合形成的“黑鴨煲+”。
可以說,黑鴨煲幾乎是餐飲界的“縫合大師”,在它身上,你可以找到無數種餐飲界的爆款產品身影。小紅書上有網友推薦黑鴨煲時如此評價:“周黑鴨版本的肉蟹煲、砂鍋菜特色的冒烤鴨。”
其二,精準狙擊新時代消費需求。
爆款的走紅離不開對趨勢的精準狙擊,黑鴨煲的重口味成癮味型+極致性價比+煙火市井風,從味型、價格、環境等方面幾乎都在圍繞“年輕人的消費需求”發力。
從目前各地開出的黑鴨煲門店來看,輕正餐的模式,定價多圍繞80元2-3人餐以及30元單人餐,既可以滿足多人社交場景,又同時兼顧上班族、學生黨的單人用餐需求,客單雖豐儉由人,但人均幾乎很難超出60元。
幾十塊錢的價格、拍照出品的網紅打卡氛圍,精準俘獲追求新鮮感的年輕人。
而且大部分黑鴨煲堂食門店選址幾乎在街邊或者夜市,具備外擺空間,伴隨著夏日經濟和夜宵經濟降臨,人們更喜歡在店外用餐,滿足朋友小聚需求,更有濃濃的煙火氣氛圍。
其三,地域特色、網紅經濟、達人流量,三管齊下。
去年底剛剛冒頭的黑鴨煲,到上半年躥成流量新王,必然離不開一定的營銷運作。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搜索黑鴨煲,能看到不少網紅探店博主、美食博主的大力推薦,推薦語也多圍繞“爆火”“全網刷屏”“xx終于有了”“饞哭”等容易吸引讀者眼球的關鍵詞。
此外,不少黑鴨煲門店都玩起了“吃辣挑戰賽”的營銷手段,以流量和獵奇心理吸引了大量博主、消費者前往。
不過,隨著黑鴨煲熱度攀升、打卡激增,不可避免的負面評價與吐槽也接踵而來。不少消費者紛紛曬出“吐槽”,口感差、體驗差、食品安全存疑……甚至有網友直接發帖避雷,“別來!推薦的全是廣!”
黑鴨煲,希望不是一陣風
黑鴨煲乘勢而起,但是從全網爆火到大量吐槽,在其身上,有種莫名的熟悉感,讓人不禁回憶起當年一炮而火的冒烤鴨。
類似的產品構成,類似的門店模式,幾乎一樣的營銷打法,目前的黑鴨煲,在呈現形式的確和冒烤鴨非常相似。
回看冒烤鴨的發展路徑,2023年一炮而火,熱門品牌4個月開出50多家店,全國各地不同品牌的加盟門店遍地生花,然而到2024年中,火了一年多的冒烤鴨便出現了大量倒閉的情況,踩坑入局的加盟商不斷叫苦。
前期發展的雷同,也不禁讓人發問:黑鴨煲,會是下一個冒烤鴨嗎?
至于冒烤鴨走向衰敗的結局,本文中不詳細展開討論。(《“短命”冒烤鴨,批量倒閉……》)
只是提醒已經入局或準備入局的創業者,需要真正了解和洞悉市場后,謹慎思考后再做決定。
比如,現在市面上傳出來的信息是,黑鴨煲創業門檻低,開店成本不高,據公開新聞報道,回味黑鴨煲創始人陳大炮曾在其個人抖音號上透露,回味黑鴨煲(深圳車公廟店)門店約150㎡,除去轉讓費和茶水費等費,落地成本在20萬以內。看似投資門檻低,但門店何時回本難以保證。
又如,黑鴨煲產品的精髓在于口味,而口味在于所使用的秘制醬料。當前市場最受歡迎的甜辣風味雖能快速吸引消費者,但長期來看,單一風味極易導致同質化競爭。
如何做出差異化值得深思,考慮是否需要創新秘制醬料、推出多元化風味的黑鴨煲,又或者是對門店菜單產品搭配進行優化,以黑鴨煲為招牌和引流產品,以其他系列產品作為提高門店額外增量抓手等等。
為避免重蹈前車之鑒,黑鴨煲品牌經營者需跳出 “網紅速朽” 陷阱,把網紅小吃升級為長紅產品,從流量單品走向長期招牌產品,才是正解。這就要求品牌強化品質把控,避免陷入卷低價降品質的惡性內卷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