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帶領西路軍,穿過荒沙戈壁,被毛主席稱為“不下馬的將軍”。
他24歲就當了軍政委,后來被降為營長后,毛主席還直呼“不公平”,親自為其安排。
然而,就是這樣厲害的青年才俊,在55年竟然沒有參與授銜,這是為何?
小小木匠參革命
很明顯,他就是李先念同志,別看他曾擔任正國級的職位,實際上這都是用坎坷的經歷換來的。
提到他的革命經歷,無人不稱贊一句“老革命”。
沒有參加革命之前,李先念只是一個為家庭生計奔波的木匠,因為家境貧苦,不得不到鎮上學門手藝,才能供養父母與上面的幾個哥哥姐姐。
幸好他十分聰慧,沒過幾年便能夠獨當一面,開始自立門戶。
也是在這段時間里,他認識了一些致力于革命活動的進步青年,深受進步思想的感染。
他看著手中的木匠工具,又想了想那些革命人士手中拿著的“槍”,心中突然升起一股熱血。隨后,他便離開了家門,回到黃安,從事農民運動。
在這段時間,李先念靠著木匠的身份奔走于各個村落,宣傳進步的革命思想,爭取了許多有志青年的加入,革命隊伍進一步擴大。
那時候國軍為了打壓革命活動,開始挨家挨戶的搜尋,一旦發現我黨人員,必然會遭受一頓刑罰,那段時間高橋的紅軍遭受嚴重損失。
李先念依舊不為所動,堅持游走在各處,傳遞情況、打探敵人的消息。也是在這段時間,李先念的政治工作能力充分顯現,積累了諸多經驗。
在國民黨幾次圍剿的過程中,李先念帶領300名紅軍,前往黃安等地參與戰斗,并在七里坪、胡山寨等惡戰中,消滅敵人無數。
由于紅軍的英勇,導致國軍大力進攻鄂豫皖根據地。中央便任命李先念帶領部隊轉移,一路上尋找新的革命根據地,并吸引敵人火力。
每次李先念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最后在1933年,他成為了第30軍的政治委員,彼時的他只有24歲,前途不可限量。
在這之后,紅軍對敵人進行大規模反擊,然而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讓紅軍踏上萬里征程。李先念率領紅1方面軍護衛主力西線部隊,保證右翼的安全。
當時為了應對當前形勢,中央決定派遣西路軍打開西北方向的路線,并獲取一定程度的幫助。
而李先念便被任命為西路軍委員,與當地敵軍惡戰。
然而由于對當地地形不甚了解,沒有深入了解當地勢力,再加上與指揮部失去聯系,西路軍喋血祁連山。浩浩蕩蕩的幾十萬大軍,最后能夠回來的不過幾萬人。
而當時李先念在得知目前情況后,決定不再往西走,而后選擇撤退,沿著祁連山行走,穿越荒無人煙的戈壁,成功與接應的人會合。
然而,別的部隊沒有他們好運,不是失聯,就是遭遇敵軍,大部分的戰士永遠地留在了祁連山。
而那些活著回去的人永遠不會忘記這場西路軍的慘狀。西路軍慘敗,是徐向前、李先念心中永遠的痛。
回來的一段時間里,李先念時常會想到西路軍戰士們倒下的場景,夜不能眠。
毛主席得知后,便讓其前往軍政大學學習,借此來緩和一下心情。
結果,令毛主席沒想到的是,到下一次聽到李先念的消息,竟然是其連降6級的消息,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連降6級,服從安排
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八路軍開始進行改編,一些職位高的軍長,甚至被下調了幾級。而李先念也收到了調職消息,竟然是到129師擔任營長。
要知道,這之前李先念可是軍政治委員,如今降為營長,整整下調了6級。
為此,許多人都為其打抱不平,而李先念卻表示堅決服從安排。
但沒想到毛主席從譚政的口中得知了這件事,他立馬將李先念找來,詢問調職的情況。當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毛主席直呼“不公平”。
對于李先念,毛主席是十分欣賞的,得知他在西路軍的功績后,更是稱贊他為“不下馬的將軍”,如今怎么能只當個營長呢?
看到毛主席為自己打抱不平,李先念十分感動,他沒想到主席竟會如此看重自己。隨后,主席就讓李先念等安排,讓他不用擔心。
過了幾天,當得知自己成為新四軍參謀長的時候,李先念心中更是一熱,對主席更加感激,發誓一定不會辜負主席的期望。
這之后,他帶領新四軍游走在豫鄂等地,致力于擴大抗日武裝力量,在敵后與日偽軍進行較量。
不僅如此,一些國民黨將領妄圖干擾抗日進程,李先念采用游擊戰術,打破桂軍的圍攻,保證了敵后根據地的穩定,并未影響抗日進程。
1941年,成為第五師師長之后,李先念率領軍隊多次阻擋敵軍的掃蕩。我軍在大小悟山遭到日軍的圍攻,彼時我軍與日軍的人數差距懸殊。
李先念得知消息后,覺得硬碰硬不是辦法,只能先牽制敵軍,找機會突破。
為此,他將第五師分成幾支部隊,開始派發不同的任務,先是牽制敵軍火力,后又繞路到敵軍的后方,并成功來到日軍陣地。
隨著號角聲吹起,第五師發起總攻,將日軍打了個措手不及。當時日軍的一大部分兵力還在搜尋我軍,結果直接就被我軍掏了老窩。
日軍根本來不及回防,開始四散而逃,最后第五師成功阻擋了日軍的掃蕩。
而這樣的事情,李先念做了很多,通過與我黨的聯系,率領第五師策應了我軍整體抗日計劃,配合抗日的整體進程。
直到抗日戰爭的勝利,李先念依舊帶領第五師獨立抗戰,拿下了一場又一場的戰斗。
而在解放戰爭開始后,他又繼續奮戰在中原戰場上。
由于國民黨在戰場節節敗退,老蔣命令大軍圍攻中原解放軍。為了突破國軍的圍攻,中原軍區的部隊決定分兵行動。
李先念率領一路縱隊來到平漢鐵路附近,向北部邊境行進。這一路上,他們遭遇了國軍的埋伏,成功打破敵軍的合圍。
來到南化塘的時候,他們遇上了國民黨第1軍第1師,遭到對方密集的炮火攻擊。
我軍只好迎戰,多次發起沖鋒,卻始終未果。
李先念沒有放棄,命令部隊拼死血戰,成功打破敵人的攻勢,拿下了南化塘,也借此粉碎了國軍妄圖合圍中原解放區的計劃。
此后,李先念一直奮戰在晉冀魯豫地區,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勤懇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李先念被調到了地方工作,離開了軍隊,這也是他沒有參加授銜的原因。但即便是沒有參與授銜,李先念的能力,眾人都看在眼里。
當時我國急需一位財政上的人才時,陳云得知消息后,向毛主席推薦了李先念。
當時李先念正在湖北省工作,正好前往北京參加會議。
趁著這個機會,陳云便跟李先念說了這件事。李先念震驚的同時,表示自己并未學過這方面的知識,實在難以勝任,希望另選他人。
見自己說不通,陳云便向毛主席報告了這件事。
于是,李先念便來到辦公室見到了毛主席。他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毛主席卻鼓勵他適應新的環境,這是中央對他的信任。
見推脫不了,李先念便答應了下來,在交接完工作后,便來到中央工作。一旦遇到什么不懂的問題,他便會向周總理、陳云詢問,直到解決問題。
當涉及到一些專業知識,他只能下苦功夫,讀這方面的著作,向專家詢問意見,并都記錄在本子上。
久而久之,李先念逐漸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遇到突發情況,也能迅速抓住重點,并加以解決。
當別人稱贊他的時候,李先念卻搖了搖頭,他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功勞,都是“老師”的功勞。
而他的老師,正是周總理、陳云等人,而毛主席則是他一輩子的老師。
也正是李先念這種負責任的態度,讓其在中央的職位一升再升。
不過,李先念一直保持著低調行事,還時常囑咐家人絕對不能搞特殊化。不管有多高的身份,他的家人依舊生活在舊時的屋子中,出門乘坐公交。
他將一切都奉獻給了國家和人民,卻對自己十分“苛待”,或許這就是老一輩革命家恪守的準則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