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易》的源起,歷史上說法不少,但相對流傳最廣的說法是,伏羲創八卦以揭示宇宙自然的奧秘,而文王推演六十四卦,標志著《周易》從自然規律向人類社會規律的延伸。
然而隨著考古發現不斷出土,卻為我們揭示了另一種關于《周易》發展的可能:那便是《周易》與商周的鼎革更替息息相關。若從這個角度來考慮,那么《周易》就是文王決定以偏安一隅的落后小方國,博取天下共主暴商的一本推演筆記。文王在其中記錄了許多商周時期的歷史,以及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種種。他似乎在人生的經歷中隱約察覺到事物背后的客觀規律。為了抓住這種后世被稱之為“道”的抽象而又縹緲客觀規律,文王不得不僭越地借用在商代唯有君王皇室可以操作龜甲占卜,以及在商朝早已流行但并不完備的筮卜方式,也就《周易》的前身來幫助自己推演翦商之道。
然而,如此隱蔽的事情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這就有賴于文王當年居住的院落的發掘。1976年,考古隊在鳳雛遺址中發掘了一座大概有三個籃球場大小的院子,經考證它就有可能就是當年文王的居所,因此被稱為文王大宅。更讓人驚奇的,在文王大院地下存在著兩個相當隱蔽的小密室,從中發掘出數量驚人的甲骨,其中龜腹片有13600片,牛肩胛骨300多片。且其中289片龜腹片上刻有許多細小的甲骨文。
為何文王大院的甲骨文如此微細呢,且周文王為何當年需要特地躲藏在狹小地下室中灼刻這些甲骨呢?其原因很簡單也并不簡單。簡單的是因為龜卜祭祀在當時唯有殷商王族有資格。在之前關于“絕地天通”的文章中我們知道殷商王族壟斷了世人溝通天帝的權利,因此周文王此舉乃僭越,稍不留神周族就會有覆滅的危險。
那么既然這么危險,周文王為什么不得不為呢?因為血親之仇,部族之恨讓周文王心中早已埋下翦商的大愿望。只是翦商之道太難,關系太過于重大,文王不得不慎。
那么文王之仇何來呢?當年周朝被迫作為商王朝的爪牙,四處出征幫商王朝捕捉祭祀人牲上供,最后部族后首領,也就是文王父親卻不明不白死在商王庭,最終或許商朝連個緣由都不曾給,則能讓文王不恨。且文王曾因紂王的猜忌被囚羑里多年,最終長子被獻祭,文王才得以脫身,喪子之痛仇上加仇。再加上文王被囚禁商王庭多年,九死一生,岌岌可危,想必也也曾目睹商人獻祭的殘忍血腥,他又怎能不更加厭惡商朝。想必深陷商王庭這些年,文王翦商的念頭早已刻在心里了。
在囚禁于羑里這些年,文王不能行僭越的龜甲卜,只能以商朝盛行的,級別并不那么高的筮卜來推演占筮吉兇,并暗中推演翦商大計。尋求以弱克強,以柔克剛的可能性。而最終推演出一部《周易》,便是他弱克強,柔可剛可能的客觀規律背書,亦是他的精神支柱。
因此,細究《周易》的卦辭和爻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與商周歷史和文王個人經歷相關的記錄。只是翦商計劃太過于兇險,因此 很多文王僅能以隱語來記錄,這也就增加了后人從中洞悉史實的難度了。
其實在文王之前商朝的筮卜只記錄爻數但并沒有卦名卦辭和爻辭,因此這些應是文王所創應沒錯的。但武王克商之后,周公為了抹去商朝那段殘忍血腥的歷史,并進一步推行鞏固王朝統治而推行敬天保民的政治道德教育,便為《周易》添加了《象傳》,將《周易》的內容導向道德教育,給了后世更多發揮的空間。
文王創作《周易》探究事物背后的客觀規律以尋求翦商的可能性,可見《周易》是中華文化史上第一部探究事物 發展規律的書籍。而它也成了后世各種思想流派的源起之書。
若想了解更多文王與《周易》有趣的關聯,可以關注小君,我們之后繼續討論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