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蛟河市漂河鎮積極探索創新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通過黨建引領、盤活資源、合作共建等多項舉措,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漂河鎮堅持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助推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農林村自身特質與優勢條件,以當地的洋菇娘特色產業為根基,聚力產業促發展,推行“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促進村集體經濟向規模化、組織化、市場化方向發展,推動村集體與群眾收入實現“雙增收”。
春風起舞,萬象“耕”新,當前正是開展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漂河鎮農林村積極組織農民搶農時、務農事,特色種植產業洋菇娘發展得紅紅火火。洋菇娘系東北地區原產乳果,其漿果是一種食用與藥用為一體的營養保健“草本水果”,果實商品性好,營養價值高,深受眾多消費者喜愛。
走進農林村,能看到農戶正在為洋菇娘秧苗除草,一棵棵綠油油的菇娘苗整齊“列隊”聳立在壟距間,甚是可愛。農林村發展特色產業種植洋菇娘已有十二年歷史。洋菇娘一般于3月末開展育苗、5月中旬移床栽種,7月中下旬可采收,采果期持續到9月末。今年,農林村預計種植菇娘近100畝,以農村“三資”清理為契機,清查不規范的土地、山林等承包合同,有效盤活閑置山林、耕地等集體資源資產。種植面積擴大將近一倍。村集體計劃投入2.35萬元。前期投入0.35萬元,后期管理投入0.5萬元,豐產期投入1.5萬元。利用1667平方米的閑置村小操場種植洋菇娘。以每畝采果0.4萬斤計算,可采果0.68萬斤,村集體注冊漂品牌洋菇娘,通過電商和線下銷售,以每斤5元的價格銷售,預計總收益3.4萬元,收入增長1.7萬元,村集體凈收入1.05萬元。
洋菇娘種植期短,采收期長,經濟效益好,群眾發展意愿強烈,且從種到收需要大量人工能帶動勞動力短期就業,因此規模化種植洋菇娘成為農林村群眾增收致富的“致富果”。
據農林村農戶孫權介紹,菇娘種植期間,務工人員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元到150元不等,在采摘期間,以小時計件,一小時14元,因此成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農閑時節掙錢的好路子。
產業興,百姓富。近年來,蛟河市漂河鎮黨委積極優化產業結構,緊緊圍繞特色產業和資源優勢,著力引導農戶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同時,村“兩委”干部還注重探索多種經營方式,按照宜林則林、宜農則農的原則,對閑置耕地進行流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提升土地產出效益。對分散的資源進行整合,如對小塊山林進行集中開發,發展規模化林業產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周凱 許思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