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梁山脈的綠意環抱中,孝義市柱濮鎮如來村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引擎,深挖山區資源稟賦,發展冬谷特色種植與小米全產業鏈,走出一條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讓昔日的傳統村落蛻變為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黨建引領聚合力,激活發展“源動力”。村黨支部發揮“紅色頭雁”效應,多次帶領村“兩委”干部、黨員外出考察取經,立足山區獨特的土地地貌和氣候條件,精準錨定冬谷種植產業。創新構建“支部帶領、黨員示范、網格服務、群眾參與”聯動機制:網格員、黨員中心戶化身“宣傳員”,走村入戶普及冬谷種植技術;掌握農技的村“兩委”干部、黨員干部化身“田秀才”“土專家”,下沉田間地頭,開設“移動課堂”,手把手指導波浪式覆蓋、梯臺式穴播等新技術,將農業科技轉化為村民看得見、學得會的“致富密碼”。
項目賦能促增收,繪就產業“豐收圖”。2022年,如來村搶抓政策機遇,申請孝義市銜接推進鄉村振興項目資金55萬元,自籌95萬元,啟動冬谷及高粱種植項目。經過兩年深耕細作,700余畝冬谷在山地上茁壯成長。得益于科學種植技術,冬谷生長周期延長至270天,畝產突破600斤,較傳統種植產量翻番,兩年總產量達200噸,帶動村集體增收62萬元、村民累計增收45萬元。金燦燦的谷穗不僅裝滿了“米袋子”,更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全鏈發展提質效,打造品牌“新名片”。為有效延伸農業產業鏈,把增值收益留在本地、留給農民,2023年,如來村通過申請中央、省、市財政扶持集體經濟資金與自籌的方式,投資建設占地2400余平方米的小米加工廠,成套引進先進的小米加工設備,實現日加工小米40噸。從篩選、脫殼到拋光、包裝,全流程標準化生產確保每一粒小米品質上乘。推出的系列禮盒裝產品,兼具品質與顏值,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成為市場新寵。
如今,如來村正全力構建“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生態:建設孝義優質小米基地,注冊專屬商標,攜產品亮相農交會、展銷會,并試水“直播助農”新賽道。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如來冬谷品牌影響力持續攀升,一條黨建強、產業旺、農民富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記者 張娟娟)
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