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太極拳界突然傳來噩耗,武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鐘振山意外去世,享年77歲,這個消息其實不少圈內人第一時間都不敢信,畢竟就在兩天前,他還在公開場合露面,狀態看著一點不像有大問題,結果說走就走,確實讓人措手不及,這事兒在太極圈子里直接炸開了鍋,大家一邊惋惜,一邊有點后怕,畢竟鐘老的身體一直被認為是標桿級的,沒想到最終還是倒在了“勞累這道坎上
翻看鐘振山這些年的履歷,其實不難看出他一直是個“拼命三郎級別的存在,武氏太極拳總會會長、北京大學武氏太極拳研究會名譽會長、全國各地高校的客座教授——這些身份擺在那,光是頭銜都夠讓人眼花繚亂,更別說他還要帶徒弟、做推廣、搞交流,去年到今年,鐘老頻繁現身各種太極活動,飛來飛去,推介、授課、參會一樣沒落下,太極拳這個行當,本質上講講是養生,但真到了大師級別,反倒成了高強度、高壓力的體力活,這事兒說出來其實挺諷刺
你要說鐘振山是“擺爛,絕對沒人信,哪怕到了77歲,他還堅持親自帶基礎班和提高班,甚至今年4月才剛剛公布了5月下旬天津的教學計劃,節奏排得滿滿當當,結果活動還沒開,他人卻已經仙逝,說句實話,很多學生、同行都沒反應過來,前腳還在看鐘老推手試力的視頻,后腳就成了悼念,這種落差感,擱誰身上都難受
而且別忘了,就在5月10日,鐘振山還參加了“壽比南山·太極醫養行交流會,和幾位太極大咖一起臺上表演,現場視頻一看,動作依舊行云流水,一招一式沒掉鏈子,精神狀態那叫一個好,結果轉頭人就突然走了,這種猝然的離別,說老實話,是太極拳界沒人想看到的“黑天鵝事件
其實鐘振山的去世,也再一次把太極圈子一個老問題擺上臺面:太極大師是不是也“扛不住高強度奔波,習武之人,講究內外兼修,可現實生活里,名氣大了,事兒也多了,誰還真能一直保持“無欲無求的節奏,尤其三年疫情后,太極拳各大門派都在補課、搞活動、搶新人,圈內競爭其實挺激烈,鐘振山這種年紀的宗師還要到處奔波授課、出席活動,累積的壓力和勞累,外人未必看得到
你說巧不巧,前幾天陳氏太極拳協會會長張立君也因意外去世,終年61歲,一位是勞累過度,一位是車禍意外,短時間內兩位太極“大師接連離世,直接讓太極拳圈子氣氛變得沉重,不少網友感嘆:大師也不是鐵打的,太極拳講究長壽健康,這種突然的離世其實也讓人開始反思,現代太極傳承的壓力,到底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再往深里想,鐘振山的影響力其實不只是“德高望重這么簡單,他門下弟子遍及全球,太極拳能走向世界,像他這樣的推廣者起了關鍵作用,很多外地、海外的太極愛好者,其實都是通過鐘老的演示、講座“入坑的,可以說他是武氏太極的“門面擔當,如今突然離世,對武氏太極拳的后續發展肯定會有陣痛期,尤其是師承體系、招生推廣這些環節,短期內想無縫銜接,難度不小
當然,細看網友評論區,除了惋惜和悼念,也有不少人開始討論太極拳的“養生到底是真是假,畢竟大師自己都扛不住高強度工作,普通人練拳就真能長壽嗎,這種質疑其實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來一波,畢竟太極拳本身除了傳承和健身,也有不少商業運作,但說到底,鐘振山這種情況,本質上還是“操勞過度,而不是太極拳本身的問題,如果真按鐘老的傳統套路練、合理作息,健康肯定沒問題,只是現代社會節奏太快,哪怕是武林宗師,也很難不被卷入高強度生活
回頭看鐘振山的這一生,不夸張地說,他把所有時間、精力都交給了太極拳,幾十年如一日,從沒“擺爛,也沒脫離一線,哪怕到了最后一刻,心里還惦記著門派的事兒,這種敬業精神確實值得所有體育人點贊,至于太極拳界的未來,鐘振山的離世肯定是個損失,但只要他的弟子們能繼承師志,武氏太極拳還會有新的高峰
總的來看,鐘振山的猝然離世,除了讓人感嘆世事無常,也再一次提醒了整個體壇——哪怕是頂級大師,也需要合理安排休息和工作,太極拳講究“動靜結合,現實生活也一樣,不能光看表面風光,背后的壓力和付出同樣值得被關注,未來太極圈子想要健康發展,如何平衡傳承與個人健康,恐怕是個繞不開的新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