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太極拳的進程中,初期階段主要是學習外形動作,致力于將身體活動開。待外形動作構建起基本框架,且對放松也有了一定體會后,便到了需要定住膝蓋的階段。
“定膝” 指的是在進行太極拳行拳盤架子期間,完成重心轉移或動作轉換的同時,盡可能維持膝蓋的穩(wěn)定狀態(tài),最大程度避免膝蓋出現不必要的晃動或扭曲。這是因為膝關節(jié)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它僅能前后折疊,而不能左右晃動。
那么,在太極拳中為何要做到定膝呢?
其一,穩(wěn)固下盤。太極拳秉持 “腰為主宰,四肢為用” 的理念,而定膝是穩(wěn)固下盤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穩(wěn)定的膝部能夠確保身體重心穩(wěn)固,極大地有利于維持身體平衡。
其二,力量傳遞。在太極拳動作里,力量的傳遞需要穩(wěn)定的支撐點。太極拳力從腳起,倘若膝部不穩(wěn)定,力量就會分散,無法高效地從地面經由腳、膝、腰、肩,最終傳至指尖。
其三,保護膝關節(jié)。太極拳動作以柔和緩慢著稱,定膝能夠減少膝關節(jié)不必要的扭動,降低膝關節(jié)受傷的風險,有益于長期練習且不損傷關節(jié)。
其四,養(yǎng)生保健。太極拳作為一種內外兼修的養(yǎng)生運動,定膝有助于促進氣血運行,加快腿部血液循環(huán),進而增強腿部的力量和耐力。
其五,動作準確。定膝有助于保證動作的準確性,對提升練習太極拳的質量大有益處。
其六,培養(yǎng)意志。太極拳的練習也是精神層面的修煉,定膝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練習者的耐心、意志力和專注力。
因此,定膝是太極拳練習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提升太極拳技藝以及修煉身心的必要條件。那么,該如何通過練習達成太極拳中的定膝要求呢?
其一,基本站立。站立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微微內扣,膝蓋微微彎曲,身體重心下沉至腳心。保持膝蓋放松,切不可僵硬,同時膝蓋要對準腳尖方向,防止出現內翻或外翻的情況。要檢查膝蓋是否超過腳尖,若超過則需調整姿勢。
其二,意念引導。練習時,可運用意念想象膝蓋處有一股力量向下拉,以此助力膝蓋穩(wěn)定。將意識集中在膝蓋上,用心感受膝蓋的穩(wěn)定與放松。
其三,專項訓練。可開展一些專項訓練,例如站樁、纏絲功等。站樁時,要留意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保持身體放松,呼吸自然。動作要緩慢進行,尤其要關注膝蓋在動作轉換時的穩(wěn)定性。
其四,鏡子練習。在鏡子前進行練習,觀察自己的膝蓋是否保持穩(wěn)定,姿勢是否正確。借助鏡子的反饋及時調整姿勢。
其五,放松。在練習定膝的過程中,要注重全身的放松,避免因過度用力致使膝蓋僵硬。要做到松而不懈,維持一種既穩(wěn)定又靈活的狀態(tài)。
通過上述練習方法,能夠逐步提高膝蓋的穩(wěn)定性,達到太極拳中定膝的要求。
最后,定住膝蓋時,身法不能過低,要運用腰襠勁來進行轉換,松和沉是其中的關鍵。要明確何時該松沉,只有將動作慢下來才能夠定住膝蓋。在慢的過程中找準身法,確定從頭到腳每個部位的準確性。
來源網絡,轉載旨在分享,侵權聯系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