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烈日高懸,熱浪襲來,這時來一碗沁人心脾的桂林水果清補涼,無疑是對抗酷暑的絕佳選擇。
在疊彩區驛前街的路口,有一家名為“逗豆”的甜品店,店中的清補涼憑借豐富的配料和獨特的風味,成為了夏日里眾多食客的心頭摯愛,為被暑氣包裹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清涼。
★推薦理由★
一勺入口 滿滿都是驚喜
這家店的清補涼配料超豐富,有椰奶凍、西米、芋圓、西瓜、芒果、哈密瓜,還有軟糯的綠豆、薏米。每一勺挖下去,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口感,冰冰涼涼的,瞬間驅散暑氣,夏天吃簡直太爽了!
——家住蘆笛苑的黃女士
★記者探店★
用料實在 顧客交口稱贊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觀音閣驛前橫里的逗豆甜品店。店鋪外觀簡約,黃底色的招牌搭配藍色字體,遠遠望去,就給人一種清爽之感。走進店內,面積雖不算大,但十分整潔。門口和店內各擺放著兩套桌椅,營造出舒適愜意的氛圍。
記者到店時正值午后,這是一天中最炎熱的時候,然而店內卻不斷有人前來打包甜品。“老板,來份8塊的清補涼!”“好嘞,稍等!”老板熱情地回應道。只見她手腳麻利地在柜臺間穿梭,臉上始終掛著親切的笑容。
記者與老板交流得知,小店每天早上10點開門營業,一直堅守到凌晨2點,為不同時段的食客提供清涼慰藉。除了招牌清補涼,店里的綠豆沙也備受食客歡迎。同時,玉米糖水、椰汁西米露、燒仙草等夏日消暑佳品也一應俱全。價格十分親民,清補涼8到10元一份,其他的甜品大都在4到6元不等,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都能輕松消費。
“我們家清補涼的配料都是當天現做現切的,保證新鮮。糖水都是用的冰糖和紅糖調制的,不含任何添加劑。”老板介紹道,眼里滿是對自家甜品的熱愛與自信。說著,她便現場為記者制作了一份水果清補涼。
只見老板先在碗里放入切得大小均勻的新鮮西瓜、哈密瓜、芒果等水果,接著加入煮得恰到好處的西米、芋圓、綠豆、薏米、紅豆、銀耳、涼粉、仙草等小料,再舀上一大勺嫩滑的椰奶凍,隨后撒上葡萄干、蜜棗,最后澆入滿滿的冰沙糖水,一碗色彩繽紛、料多到快滿出來的清補涼就呈現在眼前。
記者輕輕挖上一勺,入口瞬間,濃郁的糖水裹挾著水果的清甜在舌尖散開,多汁的果肉帶來滿滿的滿足感。西米軟糯有嚼勁,與其它配料相互融合,口感豐富且層次分明,暑熱瞬間消散,只留下滿口清涼與滿足。采訪期間,店里的其他顧客也紛紛稱贊:“這家店的甜品用料實在,味道正宗。”
★小店故事★
用熱愛傳遞夏日清涼
18歲那年,來自陽朔的劉倫平初次來到桂林打工,在一家糖水店開啟了她的職業生涯。彼時,她總愛站在灶臺旁,眼睛緊緊盯著老師傅熬煮糖水、切配水果的動作,聆聽著木勺攪動瓷碗時發出的清脆聲響。尤其是在盛夏時節,一碗清補涼帶來的清涼之感,總能迅速平復她內心的燥熱。
2015年左右,當劉倫平得知原店主打算歇業時,創業的想法便在她心中逐漸萌生。由于她從小就喜歡吃清補涼,也為了能做出最地道的糖水,她開始走訪桂林大大小小的糖水鋪,詳細記錄下每家店獨特的配方與制作工藝。回到廚房后,她便一頭扎進去鉆研:如何精準把控綠豆熬煮的火候,使其既沙軟又不至于煮爛;怎樣煮出Q彈且軟糯的西米;為了找到最清甜的椰奶配比,她反復調試了十余次,常常在廚房里忙碌到深夜。經過不懈努力,最終,“逗豆”甜品店順利開業了。
開業初期,小店門庭冷落,顧客寥寥無幾,但劉倫平始終堅守品質底線。她堅持每天清晨去市場挑選最新鮮的水果,芋圓、西米都是現煮現切,糖水更是用冰糖與紅糖按比例精心調配。“我希望每一位顧客品嘗每一碗清補涼時,都能感受到我的誠意。”她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漸漸地,憑借扎實的食材用料和獨特的風味,小店積累起了良好的口碑。無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都有不少食客為了品嘗清補涼而專程前來。
如今,逗豆甜品店已經走過了近十個年頭,生意最紅火的時候,一天能賣出近300碗清補涼。然而,劉倫平依舊保持著創業之初的那份熱情。從青澀的學徒成長為甜品店主,她用熱愛熬煮出一碗碗清涼可口的糖水。談到未來規劃,她向記者表示:“我打算把‘逗豆’打造成一個特色品牌,讓更多人了解到,一碗清補涼里不僅蘊含著美味,更承載著桂林人的夏日記憶。”
來源|桂林晚報(記者劉琪)
桂林市融媒體中心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