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出現了一句引發熱議的話語——中醫是資本最大的敵人,這句話傳出之后,在網上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有網友不屑一顧的表示:對對對,資本都在圍剿中醫,就像我家樓底下賣酸梅湯的老奶奶一樣,百事和可口可樂也在聯手圍剿她的攤子。
還有網友故意用上了震驚體:震驚!耐克和阿迪達斯正在圍剿老北京布鞋!
總之,他們的意思很清晰,那就是不認可中醫,認為所謂的資本圍剿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但是另一部分網友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中醫作為一門系統醫學,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其很多理念與現代醫學存在很好的契合點,比如說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的屠呦呦就是從中醫典籍中獲得的靈感,所以,他們認為不應該盲目否認中醫,而應該認真思考,中醫被詆毀背后的真正原因。
今天我就從經濟和歷史的角度來聊下這個問題。
首先從經濟層面來分析。
我在很早以前就提到過一個觀點,作為一個商品,中醫不被市場歡迎,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和效果好不好沒有直接的關系,最根本的問題在于,中醫所倡導的一些理論,與現代商業和市場經濟有著結構性的矛盾。
比如說之前有中醫提出可以用米湯或者豆漿來取代牛奶,假設他說的觀念被社會廣泛接納,你知道意味著什么事情嗎?我查了下數據,截至2024年,兒童牛奶在中國的銷售額大概是400億人民幣,成人牛奶的銷售額大概是300億,也就是一個700億規模的市場,會直接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大家買點米在家里煮一煮喝米湯,或者買點黃豆榨豆漿,而這兩樣東西,一年能花幾個錢?
還有中醫的一些其他倡議,比如部分水果要少吃、某些肉類要少吃、含糖飲料最好不喝、垃圾零食不要碰、外賣特別不干凈,甚至在美容養顏和健身領域,中醫也有屬于自己的一套理論,如果這些東西真的全部推廣出去了,那有多少行業會因此凋零?
我隨便說幾個——飲料、零食、養殖、美容、健身、外賣、醫療等等,這些行業要么直接消失,要么就是業績腰斬,從行業發展的情況來看,直接涉及到了千億萬億規模的利潤問題,你說你動了這么大一塊蛋糕,誰能容得下你?
而且現在社會走的主流路線,其實是消費型社會,也就是放大大家的需求,讓大家盡可能的去買各種東西,這樣國家經濟就能源源不斷的發展,而中醫流行的背景,是中國古代小農社會自給自足的那套經濟模式,他推行的理念在古時候可以行得通,但在現代商業和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之下,這一套明顯是不符合主流趨勢的。
這就是中醫現在的尷尬之處,支持它的力量過于弱小,話語權徹底喪失,所以幾乎發展到了歷史的最低點。
這是從經濟層面的分析。
我們再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看中醫遇到的問題。
為什么西方醫學最近幾百年愈發強盛,而中醫卻不斷衰落?有人說是因為效果問題,其實你仔細研究歷史就會清楚,問題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
就拿效果這件事來說吧,傳統的西醫其實非常離譜,你看看歐洲的那些歷史典籍,里面各種灌腸、催吐加放血,甚至還有把頭蓋骨磨成粉口服的偏方,根據西方人自己的推測,法國大皇帝拿破侖,很可能就是被灌腸灌死的。
而拿破侖的時代距離現在也就200多年時間,甚至到了19世紀中葉的時候,歐洲都有大量魔幻的案例。
那西醫崛起的重要轉折點是什么時候呢?答案是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醫療設備和化學實驗環境的大進步,讓西方醫學可以將東方和美洲的草藥進行化學提取,這才搞清楚了以往有效的偏方,起作用的到底是哪些成分。
這才是西方醫學開始領先中醫的重要轉折點。
而同一時間咱們在干什么事情?在大清的治理之下閉關鎖國與世界脫節,完美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百年國恥,等到我們回過神來想要對中醫進行系統化的升級的時候,西醫已經進化成了現代醫學的代名詞。
當話語權被別人掌握,醫學標準被別人制定,中醫就會發現自己舉步維艱,其實這不僅是中醫一個行業的問題,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百廢待興,為了快速跟上世界的腳步,要么就是學習蘇聯的標準,要么就是引入歐美的標準,總之,不管是建筑、飲食、工業體系或者是醫學領域,我們都深受西方現代文明的影響,中醫只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式微的其中一個行業而已。
同步被打壓被質疑的,還有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服裝風格,不信你看看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那時候很多人主張全盤細化,衣服要穿西裝,吃飯要吃面包漢堡,甚至還有人主張剔除部分傳統文化,擁抱西方英語文明,這些事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所以,中醫被打壓,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效果差那么簡單,因為傳統西醫效果更差更離譜,但是很少有人批評西醫,但是攻擊中醫的言論卻到處都是,為什么?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話語權的缺失,中醫錯失了現代化的最佳窗口期,導致現在西醫幾乎就等于現代醫學。
你一個傳統醫學(中醫)VS現代醫學體系,你說別人不罵你罵誰?
而且我說句實話,中醫的式微,還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緊密的聯系,郭繼承教授就曾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他的外祖父是一個聞名鄉里的老中醫,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幫助了很多人,可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上面通知說行醫都要參加醫生資格考試,否則就是非法行醫,結果他的外祖父去參加考試的時候,一看全都是西方的化學符號,一道題都不會做,最終沒能通過考試。
這就是當西醫成為標準之后,中醫無法生存的一個真實案例,很多老中醫由于種種原因被迫停止行醫,而又有大量的江湖騙子涌入中醫這個行業,所以才導致風評越來越差,混到了如今這種地步。
前幾年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社長袁鐘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曾經自己對中醫有很大的成見,因為他看不懂中醫起效果的基本邏輯,所以一開始他非常反感中醫。
但是后來他驚訝的發現協和醫院有很多西醫對中醫十分推崇,更魔幻的是,國外很多醫學大佬也對中醫很感興趣,他們遇到一些疑難雜癥,比如說腫瘤和腦科疾病之類,會用上中醫的思維去思考問題,甚至他們還多次提出,能不能讓你們醫院幫我們建一個中醫科?
還有我們的隔壁日本,他們在最近一些年花了2.5個億收購了我們陜西一家具有115年歷史的中藥企業,還有日本的中草藥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達到了90%,大量的中藥專利都是日本人在申請。
如果說中醫真的毫無作用,那我想不清楚,西方的那些醫學大佬和日本人為什么又要花時間和成本去研究?
所以很多事情,你不要盲目的去否定,多從經濟和歷史的角度去思考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當你想得足夠深足夠透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些事情真的沒有你表面看到的那么簡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