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唐淼/文圖
2025 年 5 月是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為深入貫徹落實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助力企業提升法治管理水平,5 月 15 日上午,唐河縣人民法院走進縣農村信用聯社,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及企業經營風險防范專題座談,通過 “訂單式” 普法模式,為金融機構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座談會上,唐河縣法院立案庭庭長劉書堂首先通報了今年以來民企商事金融糾紛調解室在涉金融糾紛先行調解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他圍繞金融機構普遍關注的 “要素式起訴狀”“證據清單” 示范文本應用展開專題講解,針對要素式起訴狀填寫規范、先行調解流程要點、網上立案操作指南等實務問題進行現場答疑,為金融機構高效處理糾紛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
民一庭法官谷建輝結合審判實務經驗,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及金融審判相關司法解釋進行深度解讀。他以近年來審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擔保合同糾紛等典型案例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合同條款漏洞、送達地址約定不明等常見法律風險,提出 “強化合同全流程審查”“完善法律文書送達約定” 等針對性防范舉措,引導金融機構從司法裁判視角強化合規管理。
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文鋒結合唐河縣法院涉農信社金融糾紛案件審理數據,深入剖析了貸款審查、合同簽訂、抵押擔保等關鍵環節的潛在風險。針對部分機構存在的 “重業務拓展、輕風險防控” 現象,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強信貸人員法律業務培訓,提升專業素養;二是嚴格落實貸前盡職調查,強化風險評估;三是規范電子合同簽署流程,確保簽約主體身份真實、意思表示清晰,從源頭筑牢風險防控屏障。
縣農村信用聯社副主任張昂對法院 “上門普法” 服務表示感謝。他表示,此次專題座談緊貼金融機構實際需求,為防范化解法律風險提供了專業指導。信用聯社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風控管理機制,提升依法經營水平,為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金融力量。
此次 “民法典進企業” 活動是唐河縣法院延伸司法服務職能、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下一步,該院將持續深化 “訂單式” 普法模式,針對不同行業法律需求開展精準化宣傳,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走深走實,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