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在高速爆燃致使3人死亡的事故,似乎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同時,雷軍在社交媒體上的活躍度驟降,伴隨而來的是小米SU7的產品問題——4.2萬元的挖孔機蓋、大燈邊框翹邊。
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戶花費4.2萬元選裝的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與車企宣傳的實際功能不符。隨后,官方也承認了錯誤,對于已經選裝此配件的用戶贈送2萬積分,補償金額為選裝價的4.8%。
但是其他用戶不認可這一方案,希望車企退車,認為小米汽車存在虛假宣傳的嫌疑,貨不對板。同時小米汽車提出的“60天冷靜期”,也并未明確表示可以退還用戶的定金,有部分用戶表示會考慮起訴。
目前,關于4.2萬元的挖孔機蓋事件,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聲音,一種是接受車企的補償方案,第二種是希望可以退車、退定金,第三種是認為車企虛假宣傳,要求退一賠三。
另外,不少車主表示網絡上發文稱,小米SU7前大燈邊框有明顯的翹邊,顯得格格不入,不少網友評論是熱脹冷縮的原因。
消保委專家分析認為翼子板設計的偏大,裝配到一起過于緊密,導致翹邊,冬天應該會得到緩解。這樣理解的話,確實是熱脹冷縮的原理。對于行車安全是沒有影響的,就是外觀看起來不太賞心悅目,無法解決,只能等氣溫下降。說白了,小米造車還是經驗不足。
4月份,小米SU7交付新車28585輛,在中大型轎車排名第一,市場份額著實喜人。隨著銷量的與日俱增,產品工藝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希望廠家能夠正視產品問題,積極解決用戶的正當權益。
最后:
對于一個造車三年就快速交付新車,并且月銷量輕松過萬的新勢力來說,小米汽車深受年輕用戶的追捧。同時,雷軍也為小米汽車帶來了現象級的熱度。但是對于汽車工業來說,還是要回到產品質量的,個人的熱度是遠遠無法取代過硬的產品質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