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楚雄市社區矯正管理局組織13名社區矯正對象到楚雄州中級人民法院,旁聽1名有見義勇為突出表現社區矯正對象的減刑案件庭審活動,旨在進一步提高社區矯正對象遵守法律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教育矯正質量。
案情 社矯對象因見義勇為獲減刑
張某因犯故意傷害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是某縣司法局負責監管的社區矯正對象。2024年8月的一天,張某路過某濕地公園湖邊時,聽到有孩子及老人呼救,循聲望去,只見一名小孩在水里掙扎,岸上他的家人不知所措,情況十分危急。張某沒有猶豫,不顧個人安危迅速跳入湖中,在他的努力下,孩子被救上岸。因施救及時,落水少年得以轉危為安。
張某奮不顧身勇救落水少年的義舉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并由當地見義勇為工作機構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被授予“見義勇為個人”稱號。
張某的義舉同樣得到社區矯正機構的重視。經調查,接受社區矯正期間,在社區矯正機構的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下,其認罪悔罪態度好,嚴格遵守社區矯正規定,得到社區矯正機構認可。目前,張某一家承包種植烤煙約20畝,他本人在集鎮開了家理發店,還開展農村婚禮節慶活動攝影攝像等服務,發展勢頭良好。
轄區社區矯正機構認為,通過接受社區矯正教育,張某對家庭、社會的責任感明顯增強,積極參與村組公益活動,村鄰有事他會主動幫忙,成為村民眼中的熱心人。張某符合提請減刑的情形,依法提出減刑建議。
法庭對社區矯正對象張某履行原判決確定的賠償他人損失情況、社區矯正期間的具體表現,以及見義勇為突出表現情況展開調查,對相關證據進行質證,認為張某勇救落水少年的事實符合法定減刑條件。
據此,法院作出刑事裁定書,減去張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縮減緩刑考驗期四個月,緩刑一年八個月。張某當庭致謝,表示將努力爭做守法的好公民,用實際行動報答社會。
該社區矯正對象因見義勇為獲減刑,不僅進一步調動了其接受矯正的積極性,同時也為其他社區矯正對象樹立了榜樣,對促進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
參加旁聽的社區矯正對象在莊嚴的法庭聆聽身邊人的事跡,深刻感受到社區矯正法律的嚴肅性和匡扶社會正氣的積極性。
“從張某嚴格遵守社區矯正規定到給予其提請減刑的全過程,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其勇救落水少年是平常嚴格遵守社區矯正管理規定‘量的積累’,才有到了緊急關頭高質量地‘綻放’,他為社區矯正對象樹立了新的學習榜樣。”一名參加旁聽的社區矯正對象表示。
組織社區矯正對象旁聽庭審,啟發了社區矯正對象群體“我的表現怎么樣”的思考,及時促進社區矯正對象的自省自律,對提升教育矯正質效意義重大。
釋法 重大立功者應當減刑
司法實踐中,社區矯正的獎懲尺度始終是公眾關注焦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重大立功者應當減刑,而違規者將面臨收監風險。這種寬嚴相濟的機制體現了法治的精準與溫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八條第四款規定,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的,或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減刑;有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舍己救人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履行判決、裁定、暫予監外執行決定等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遵守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關于報告、會客、外出、遷居、保外就醫等監督管理規定,服從社區矯正機構的管理。
該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社區矯正機構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表現,依照有關規定對其實施考核獎懲。社區矯正對象認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規、服從監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現突出的,應給予表揚。社區矯正對象違反法律法規或監督管理規定的,應視情節依法給予訓誡、警告、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依法提請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收監執行。
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社區矯正對象符合刑法規定的減刑條件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向社區矯正執行地的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并將減刑建議書抄送同級人民檢察院。
記者 閔以榮 通訊員 袁敏超 吳斌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