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推出第24款專輯——李光祖大師琵琶史詩《霸王卸甲》,以MQA-CD與Blu-spec CD技術,將20世紀80年代錄音黃金時代的原始母帶,轉化為可觸摸的「時空經典」。這張專輯不僅是技術的巔峰,更是對琵琶敘事藝術的終極致敬。
點擊圖片 ↑ 了解專輯
當代琵琶藝術的活化石
《霸王卸甲》
作為琵琶“武曲”代表作之一,《霸王卸甲》源自楚漢相爭的壯烈史詩,以琵琶模擬戰鼓、劍鳴、馬嘶,刻畫項羽垓下之戰的豪邁與悲愴。相較于其他琵琶曲目的“勝者視角”,《霸王卸甲》更聚焦項羽的英雄末路,旋律跌宕處如怒濤拍岸,細膩處又似淚落無聲,堪稱 “琵琶敘事藝術的巔峰” 。
李光祖先生的演繹尤為傳奇——作為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琵琶首席,他的指法剛柔并濟,掃弦時雷霆萬鈞,輪指時又纏綿悱惻,將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氣和“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柔情悉數注入琴弦。此次鎏金版通過MQA技術,首次清晰呈現其 “吟揉”“推拉” 等技法中微妙的音高波動,甚至能聽見指尖與絲弦摩擦的細響,令人仿佛置身千年前的烏江畔。
專輯共收錄五首曲目,除了主打作品《霸王卸甲》外,還有《潯陽夜月》、《燈月交輝》、《月兒高》、《塞上曲》,展現了琵琶的文雅本色,揉弦時的氣息起伏,專輯中可清晰感知其聲波振動,余韻繞梁間,時空穿越。
點擊圖片 ↑ 了解專輯
流動的音樂博物館
鎏金系列24款專輯
太平洋影音自2022年推出“鎏金系列”以來,以尖端聲學技術復活四十余載經典錄音。該系列采用「MQA+Blu-spec CD」載體工藝:MQA編碼以“原音折疊”技術將母帶音質壓縮至常規文件大小,卻在解碼時釋放超越CD的聲場密度;Blu-spec CD則通過藍光級壓片工藝,將音頻信噪比推至120dB,讓樂音纖毫畢現。全系列已拓展至24款專輯,構成一座流動的音樂博物館。
經典 · 聲樂盛宴:
李谷一《花兒為什么這么紅》《鄉戀》:李谷一和朱逢博是中國第一批嘗試探索流行唱法的歌唱家,有著“北李南朱”美譽,當中的《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絨花》、《潔白羽毛寄深情》等歌曲已經成為幾代人的摯愛。《花兒為什么這么紅》的內容是太平洋影音成立后第二盒立體聲磁帶(磁帶編號:PG-2),是太平洋影音最受歡迎的專輯之一,銷量超過幾十萬。《鄉戀》是李谷一在太平洋影音出版發行的六張專輯中最暢銷的一張,磁帶編號為P-2015,由太平洋樂隊伴奏。專輯里面收錄的每一首歌都堪稱李谷一的經典之作,該專輯還獲得了1981年太平洋影音第一屆云雀獎。
朱逢博《薔薇處處開》:朱逢博是中國著名歌唱家,流行歌曲通俗唱法的探索先驅之一。這張專輯就是當年中國第一盒立體聲磁帶《薔薇處處開》(磁帶編號:PG-1)的高解析度無損的CD版本,里程碑式的地位,無可替代。同時,本專輯磁帶是太平洋影音最受歡迎的專輯之一,專輯同名歌曲《薔薇處處開》更是成為幾代人的摯愛。
德德瑪《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德德瑪以獨有的蒙古族曲風,低沉渾厚的嗓音特色在樂壇獨樹一幟。1978年,她在廣州第十屆廣交會晚會上憑借著《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征服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媒體也紛紛贊揚這個清新的、美麗的嗓音。專輯收錄了《草原夜色美》《諾恩吉亞》等經典的蒙古族民歌,以蒙、漢語雙音演唱,富含草原歌曲特色,帶給您原汁原味的蒙古族特色。
《蔣大為獨唱精選》:專輯收錄了蔣大為成名之作《牡丹之歌》,更包含了如《北國之春》《草原之夜》等經典名曲。《蔣大為獨唱精選》專輯錄制于蔣大為黃金時期,由廣東省歌舞團樂隊伴奏。本專輯以原始開盤帶轉出,最新技術后期處理,還原最佳聽覺效果。
殷秀梅《你的名字》:這張專輯巧妙地將獨唱、樂隊、合唱融為一體,共同塑造每首歌曲的音樂形象,把殷秀梅的獨特聲線和精湛演唱技藝發揮得淋漓盡致。專輯制作匯聚了業界頂尖的音樂制作人,由國家一級作曲家杜鳴先生擔任音樂總監,精心編曲與配器,確保音樂的精致與深度。著名錄音師孫紹堅先生負責“拾音”、聲場設計、聲音還原、音色潤和、聲部平衡等關鍵步驟,使音樂質感達到極致。
鄭緒嵐《多情的土地》:專輯收錄《紅葉情》 、《多情的土地》等耳熟能詳歌曲。《多情的土地》專輯錄制于鄭緒嵐黃金時期,收錄了歌手最佳的聲音。本專輯以原始開盤帶轉出,最新技術后期處理,還原最佳聽覺效果。
羅天嬋《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磁帶編號:PG-4),是中國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羅天嬋的代表作之一,收錄了八十年代最具知名度的民族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這首歌由羅天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演唱,并面向全國播放,一時間,在全國引起了強烈轟動,引起了一場民族音樂熱潮。這次再版是第一次以高規格的碟片形式重現這張經典而優秀的專輯。
王潔實、謝莉斯《何日才相會》《笑比哭好》:王潔實和謝莉斯組成的男女聲二重唱,是中國第一代的男女聲重唱組合。上世紀70年代末,他們的二重唱從東北唱遍全國,出版10多盒錄音帶,合作歌曲達200多首之多。這兩把悅耳的金嗓子徹底俘虜了一代人心。他們曾被稱為八十年代黃金組合。王潔實和謝莉斯組合在太平洋影音有多個很受歡迎的專輯,《何日才相會》和《笑比哭好》是其中之二。
程琳《童年的小搖車》:程琳是當年中國歌壇的神童,1983年,太平洋影音出版了程琳的第二張專輯《童年的小搖車》,其中重新錄制歌曲《小螺號》,專輯影響極大。有評論稱程琳的唱法和鄧麗君相似,是中國內地最早翻唱鄧麗君歌曲的歌手,故贊譽她為“小鄧麗君”。
朱曉琳《媽媽的吻》:擁有百靈鳥般嗓音的朱曉琳,一首《媽媽的吻》曾經風靡一時。收錄這首歌曲的磁帶專輯《歌林新苗朱曉琳》在1984年出版,銷量已經超過240萬盒,是當年的“銷冠”。
沈小岑《請到天涯海角來》:沈小岑1982年在太平洋影音發行專輯《請到天涯海角來》這張專輯還獲得了首屆中國金唱片獎。專輯同名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也是國內第一批原創流行歌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新穎的配器,清新的唱法,歌曲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聽眾的喜歡。唱火了美麗的西沙群島,也唱紅了沈小岑,也正是因為這首歌讓沈小岑登上了1984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鄧韻《林中小路》:鄧韻是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茱莉亞音樂學院美國歌劇中心的第一位中國學生,更是首位被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簽約的中國歌唱家。這張專輯,是鄧韻藝術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她改女中音前最具價值的錄音。這不僅是一張音樂專輯,更是鄧韻早期藝術成就的珍貴見證,在我國聲樂發展歷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具有無可比擬的收藏價值 。
《臧玉琰獨唱專輯》:臧玉琰是中國著名的抒情男高音歌唱家、中央樂團的獨唱演員,以意大利美聲唱法著稱,擅唱中外抒情歌曲、歌劇詠嘆調,善于運用恬靜而富有詩情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意境,演唱高雅而感人,如詩人在欣賞者身邊吟誦,是上世紀60-80年代中國最優秀的歌唱家之一。他演唱的《草原之夜》和《牧歌》等藝術歌曲曾引起音樂愛好者的強烈反響。太平洋影音出版的《臧玉琰獨唱專輯》是他迄今為止唯一出版的CD唱片,鎏金系列首次以高解析度無損MQA-CD面市。
《孫家馨獨唱專輯》:孫家馨是中國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曾多次代表國家出訪國外演出獲得盛譽。1962年,孫家馨用中文首唱了蘇聯作曲家格里埃爾的《聲樂協奏曲》,1973年,孫家馨演唱的花腔女高音獨唱作品《千年的鐵樹開了花》引起了音樂界內外的強烈反響。她將很多外國歌曲的歌詞譯為中文,還向民間藝人、戲曲演員、曲藝演員學習,探索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演唱及聲樂教學方法,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羅天嬋就是孫家馨的學生。《孫家馨獨唱專輯》是目前孫家馨唯一的CD專輯,當中演唱西洋藝術歌曲和傳統歌曲藝術效果媲美歐洲頂尖的同行,鎏金系列的MQA-CD是第一次以高解析度無損的質量出版。
魅力 · 合唱與清唱劇:
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 清唱劇《長恨歌》,嚴良堃指揮:作為中國的第一部清唱劇,該專輯由太平洋影音專屬錄音師在十年內先后分三次錄制完成,其中兩次是將合唱團全班人馬從北京請至廣州,在太平洋影音公司自己的錄音室內精心錄制,成為中國音像業的壯舉。該專輯出版發行后受到全國各個音樂院校、文藝團體和廣大音樂愛好者與合唱藝術愛好者的重視和青睞,把它收藏作為示范教材和珍貴資料,對我國合唱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名家演唱《教我如何不想他》:《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早期中國優秀藝術歌曲合集,其中歌曲的年份也是十分久遠,最遠的一首歌的作詞作曲時間甚至能追溯到1913年。專輯中包含了劉秉義、魏啟賢、臧玉琰等優秀歌唱家演唱,還包含了《睡獅》《熱血歌》《故鄉》等抗戰時期的歌曲,表達了中國藝術家們對于國家遭受倭寇入侵的憤怒以及悲傷情感,唱出了對惡勢力反擊拼搏的精神,吹響了沖鋒的號角。
李煥禮、吳其輝、王世光、賈宗昌《半個月亮爬上來》:銀河四重唱組合是由當年中央合唱團的四位歌唱家楊煥禮、吳其輝、王世光、賈宗昌組成,是中國第一代的男聲四重唱組合。后來從中央合唱團走出來的老泥車、八只眼等組合也是受這個組合的影響而成立。此專輯包括太平洋影音成立后出版的第五盒磁帶《送別》(磁帶編號:PG-5)和第六盒磁帶《小船駛向遠方》(磁帶編號:PG-6)的內容,第一次以高解析度無損的形式再版。
悠揚 · 民族器樂:
閔惠芬《江河水》:這張專輯是太平洋影音成立后出版的第一個器樂錄音,磁帶編號:PM-1,是中國二胡大師閔惠芬第一張個人專輯(本專輯經過閔大師公子、指揮家劉炬親自參與修訂,具有權威性)。其中的《江河水》《二泉映月》《洪湖人民的心愿》等作品都是閔惠芬大師的首本名曲,由閔大師最好的搭檔丁言儀先生揚琴伴奏,錄音效果發燒,歷史地位無可替代。
劉德海《大浪淘沙》:劉德海是琵琶演奏大師、當代琵琶演奏的代表人物,《琵琶新聲》是太平洋影音成立后出版的第二張器樂錄音專輯,磁帶編號:PM-2,當中有劉德海大師于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小澤征爾合作的琵琶與樂隊錄音,《陽春白雪》和《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是劉德海大師在琵琶文武曲的典范。當時使用全新技法和形式錄制演奏這批作品,具有開創性意義,不可復制。
《范上娥古箏獨奏》:范上娥是我國杰出的古箏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奏員,在古箏藝術領域造詣深厚。本專輯堪稱一部經典民樂曲目集,匯聚了《雪山春曉》《銀河碧波》等多首傳世佳作,是太平洋影音的鎮店之寶之一。
《余其偉高胡獨奏》:太平洋影音1983年為余其偉先生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粵樂新聲——余其偉高胡獨奏》,列入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原始母帶開盤轉錄,以MQA-CD+藍光CD的格式打破了傳統CD16bit/44.1kHz的局限,達到了高解析度無損Hi-Res的播放效果。
鎏金系列的文化使命
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
在這個流媒體的時代,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猶如一座聲音紀念碑,以MQA+Blu-spec技術為支點,以“技”的保存、“藝”的傳播、“美”的延續的傳承使命。
太平洋影音鎏金系列《霸王卸甲》專輯,技術不再是冰冷的參數堆砌。當李光祖指尖掃過品絲,MQA捕捉到的不僅是樂音本身,更是琵琶面板共振時泛起的木質暖意;Blu-spec CD則讓聲場中精準定位,仿佛能觸摸到楚漢沙場的塵埃。這種“科技人文主義”的制碟哲學,恰似為傳統民樂定制的時光膠囊,讓千年古韻在數字紀元獲得重生。
編輯、排版丨Echo
喜歡可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