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媒匯
作者 | 利晉
編輯 | 蘇淮
一個月前,廣州市黃埔區蘿峰村舊改完成復建回遷安置一地塊封頂。這是蘿峰村舊改回遷房最后一棟樓的封頂,意味著交收樓工作進入收尾階段。
蘿峰村舊改,是星河灣首個舊改項目,也是董事長黃文仔2018年提出“以質的提升,確保量的增長”戰略轉型的重要試驗田。
當前來看,蘿峰村舊改交收樓是成功的。但除此之外,星河灣卻深陷于困境之中。
蘿峰村舊改融資地塊項目,即星河灣半山(原名“星河灣蘿峰”,案名“星璟苑”)在2022年12月迎來首次開盤,開盤兩年多時間,截至源媒匯發稿時,僅賣出255套,去化率不足40%。
圖片來源于廣州陽光家緣
星河灣半山很難賣出去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定位失誤、產品過氣、位置偏僻。
本質上,這是因為星河灣的投拓能力、產品設計研發能力存在重大弊端。放眼全國,上海星河灣、上海浦東星河灣、青島星河灣、西安曲江星河灣等,都有著差不多的問題。
之前,在走出廣州、向全國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星河灣在北京、上海、太原等城市復制“星河灣豪宅”模式,初期收到了不錯的效果,但隨著項目持續推進,卻在青島、鄂爾多斯、成都等城市遭遇了“滑鐵盧”。
如今,星河灣再度踏入了同一條河流,蘿峰村舊改盤出現的問題,其實依然還是同一個問題——投拓研判失誤、產品停滯不前。
這也意味著,2019年以來星河灣推進戰略轉型,其中重倉廣州舊改,介入或合作9個項目,結果蘿峰村舊改去化艱難、賢江村舊改拖欠臨遷費、其余項目沉寂已久,再度面臨著失敗的結局。
近三年,國內豪宅成交火熱,星河灣卻沒有借勢而起,反而把自己淘汰了。
01
回遷房做成豪宅,豪宅做成回遷房
蘿峰村舊改,在廣州城中村村民眼中,被視為“廣州最豪回遷房”,包括復建房設計建面51-233㎡一至五房8種戶型選擇、層高超3米、引入名校廣州市二中等。
星河灣的“誠意”都給了村民——用豪宅標準建設回遷房。背后有兩個目的:
一、蘿峰村舊改是星河灣戰略轉型的代表項目。當時,星河灣集團副董事長、執行總裁吳慧珍表示,“蘿峰項目是我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這是一個“巨無霸”舊改項目,改造總用地面積約79.44公頃,計容建面236.53萬㎡,其中回遷房面積占比超過六成,項目拆遷安置總投資額78.89億元。村民同意和配合,是舊改拆遷的難點工作。
蘿峰村舊改推進十分迅速。2018年,蘿峰村舊改獲得廣東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批復;次年,正式啟動舊改工作,同期星河灣介入其中。
省級試點項目、企業轉型標桿項目,讓蘿峰村舊改僅用了兩年半時間,2021年8月便完成拆除清零工作,進入動工建設。
回遷房都按照豪宅標準建設,星河灣融資區的商品房讓市場充滿期待。但最終卻大失所望。
2022年7月,蘿峰村舊改項目掛網招商,確定星河灣為合作企業。5個月后,項目迎來首次開盤,主推130-147㎡三房,單價低至4.5萬元/㎡,總價570萬元起。
圖片來源: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關于成交數據,市場流傳的說法是:首開僅簽約19套,番禺星河灣老業主訂了40多套。盡管數據有待驗證,但首開成交慘淡是不爭的事實。或因如此,星河灣連成交喜報也沒有發布。
首開遇冷后,星河灣蘿峰迅速推出工抵房,單價降至4.1萬元/㎡,但去化依然不理想。有媒體報道稱,首開一年后,項目網簽僅126套,去化率占首開總房源比例為27.88%。星河灣選擇推出特價房,單價低至3.6萬元/㎡。
就最新項目售價,一位房產中介向源媒匯透露,“目前均價3.5萬左右,主要項目定位屬于豪宅,不是剛需產品,現在沒有太多下降空間。3萬以下可以考慮時代天韻、保利錦上周邊幾個剛需盤。”
天眼查顯示,星河灣蘿峰項目公司為廣州市裕峰置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3月,由黃埔區蘿峰村經濟聯社、星河灣集團、廣州星燁共同持有。
星河灣把豪宅做成了回遷房,是星河灣蘿峰很難賣掉的重要原因。
02
錯失豪宅熱銷潮
星河灣蘿峰,被稱為“科學城最豪住宅”。項目定位豪宅,但舊改項目本身是高容積率的,且回遷房面積占比大,加上板塊基本是剛需類客群,很難適配豪宅產品。
盡管星河灣試圖通過園林綠化、樓間距彌補容積率上的短板,并且也受到了不少看房客的好評,然而這些算不上板塊頂配,加上項目所在的蘿崗片區最不缺的就是山景。
星河灣蘿峰,圖片來源:貝殼找房
投拓研判失誤之余,星河灣蘿峰的產品設計同樣被人詬病。
產品設計上,星河灣蘿峰斷層嚴重,戶型面積段從130㎡、147㎡跨越到243㎡。其中,130㎡、147㎡都是三居室戶型,且沒有預留可改四房的設計,自行過濾了介于改善與豪宅之間的客戶。
前文提及的降價銷售,星河灣是基于對產品降標、降檔實現的,比如大理石通鋪地板改為實木地板、墻面改用乳膠漆、家電家居品牌降檔等,對外則宣稱是年輕人青睞的“奶油風”。
未降價戶型盡管維持星河灣擅長的新中式山水園林景觀和材料,但沿襲歐式裝修風格,被很多客戶吐槽“過氣”、“陳舊”。比如超千萬大平層戶型客餐之間依舊保留臺階設計,陽臺異形且空間小等。
回遷房做成豪宅,豪宅做成回遷房,星河灣讓自己陷入去化困境。
自國內樓市整體下行以來,豪宅市場依然成交火熱。
過去三年時間,廣州千萬級別豪宅成交創新高,且維持在高位。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分別成交3106套、4957套和4582套。
圖片來源:克而瑞
不過,廣州千萬級別豪宅基本集中于核心區。同時,克而瑞分析指出,2025年,廣州豪宅市場預計將延續“核心區域穩健、外圍區域承壓”的差異化發展態勢。
實際上,初期投拓研判失誤,星河灣蘿峰首期仍有足夠時間抓住廣州豪宅成交熱潮。2021年8月項目動工建設,市場處在上升通道末期,但到了2022年12月項目入市,已在成交快速下滑之中,廣州外郊區尤為嚴重。
而在2022年廣州豪宅市場起勢后,加上土地市場成交低迷,廣州開始集中推售天河、海珠、荔灣等核心區優質地塊,一大批改善、豪宅樓盤拔地而起。2023年,800萬以上價格成交前10項目中,8個位于主城區。
同時,拿地的保利、中海等頭部房企,開始將豪宅按標準化流程建設,走“快周轉”模式,“拿地即開工、三五個月即開盤”逐漸成為常態。
03
把自己淘汰了
星河灣錯失豪宅成交風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首次操盤舊改項目,而舊改土地“集轉國”流程復雜且審批時間長。
有意思的是,土地完成“集轉國”手續后,意味著星河灣還有另一個潛在“競爭對手”——蘿峰村村民。
2024年8月市場傳出消息,蘿峰村舊改部分回遷房交付到村民手中不久后,個別業主開始將回遷房以公證方式對外售賣,單價低至1.35萬元/㎡。
這相當于星河灣蘿峰的四折價格可以買到商品房,關鍵的一點是:部分回遷房得房率還高于融資區的商品房,后者的得房率僅為75%左右。
同時,2023年以來,多地城市開始實施“住宅3.0”建設新規,包括層高超3米、放寬陽臺面積計算規則等。這意味著,星河灣蘿峰原本的豪宅層高,在當前不斷涌現層高超3米、得房率超100%戶型設計的樓盤面前,徹底失去了競爭力。
如今,開盤兩年多、去化不足40%的星河灣蘿峰,只能等待“有緣人”的出現。
而蘿峰村舊改現狀,折射出當前的星河灣,依然沒有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2001年,星河灣首個高端住宅項目——廣州番禺星河灣入市銷售,一舉成為國內豪宅市場的標桿項目。2005年,星河灣開始全國化擴張,北京星河灣、上海星河灣的入市,同樣成為了城市豪宅標桿。黃文仔也被人譽為“豪宅教父”。
廣州番禺星河灣
但在2010年,星河灣向太原、青島、西安、沈陽、鄂爾多斯等二三四線城市下沉,結果鄂爾多斯、成都、常州等項目首期入市遇冷。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個問題:星河灣投拓研判失誤、產品停滯不前。
比如,上海閩行星河灣地處邊遠郊區,在一片剛需群中建豪宅;青島星河灣地處郊區且周邊工廠較多;西安秦漢星河灣同樣處在遠郊。
黃文仔,只是在不同城市,不斷復制“星河灣”。
而這些樓盤項目,不斷降價仍很難賣掉,也導致后續戰略轉型缺乏資金支持。比如,上海星河灣二期2016年開盤,目前仍有2832套未賣出,去化率僅49%;青島星河灣2020年開盤,目前仍有超200套可售房源。
如今看來,星河灣在2019年進行戰略轉型,重倉廣州舊改,短短兩年時間拿下蘿峰村、賢江村、南村村、小羅村、西一村等9個舊村改造項目,總投資超過600億元。
星河灣還是踏入了同一條河流,不僅沒有跟上廣州舊改趨勢,還把自己的名聲“搞壞”了——蘿峰村舊改融資區商品房去化艱難、曾拖欠村民臨遷費;賢江村舊改長期拖欠臨遷費……
跟不上時代節奏的“豪宅一哥”星河灣,把自己淘汰了。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