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齊澤)日前,扶風縣法門鎮“紅色農機聯盟”跨區作業出征儀式在創欣農機合作社舉行,50余臺農機整齊列陣,即將奔赴河南開展作業。作為全鎮黨建聯建示范點的重要實踐,此次出征標志著“黨支部+合作社+農戶”協同模式從本地服務向跨區域協作升級,以“紅色引擎”驅動農業機械化服務提質增效,為糧食生產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政企聯動整合資源,搭建跨區服務“大平臺”
針對傳統農機服務分散化、效率低的問題,法門鎮黨委以黨建為紐帶,統籌全鎮1500余套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等設備,組建“紅色農機聯盟”,在創欣農機合作社建立黨建聯建示范點,構建“承包作業+跨區作業”一體化服務體系。通過“黨支部統籌、合作社運作、農戶參與”的政企合作模式,聯盟實現了農機資源的高效整合與精準調配。此次赴豫作業前,“紅色農機聯盟”對接河南多地農業需求,簽訂夏收服務訂單,推動本地農機資源與外地市場需求無縫對接,形成“資源在整合、服務走出去”的發展格局。
規范機制強化保障,打造惠民利農“硬支撐”
為確保跨區作業規范高效,聯盟推行“統一調度、統一標準”管理機制,針對設備缺口,聯盟全面摸排盤活全鎮閑置農機,通過“共享租賃”模式為返鄉機手提供低息設備支持,并組建由黨員技術骨干牽頭的應急維修隊,隨隊配備備用配件,實現作業全程技術保障“不掉線”。標準化、菜單化的服務模式,既降低了農戶生產成本,又提升了農機使用效率,為跨區作業筑牢制度支撐。
雙向發力提升效益,繪就產業振興“新圖景”
此次跨區作業不僅是服務輸出的“攻堅戰”,更是經濟效益的“增收仗”。據測算,赴豫作業的50臺農機可吸納80余名機手就業,單臺設備月均增收1.5萬元,實現“農機增效”與“農民增收”雙促進。長遠來看,法門鎮正依托“紅色農機聯盟”探索“本地服務保生產、跨區作業拓市場”的雙輪驅動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激活農機資源效能,既保障本地糧食安全,又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高效銜接。
下一步,法門鎮將以“紅色農機聯盟”為支點,把黨組織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讓黨旗在農業生產一線高高飄揚。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