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干旱,當前河南小麥長勢如何?如何做好后期管理呢?記者專訪了小麥專家”郭天財。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 郭天財:從我實地調研的情況來看,凡是(補)澆過1遍以上的這個麥田,就是小麥生長基本正常,與常年基本持平。(補)澆 2 (遍)到 3 (遍)水的這個麥田,有效補充了土壤水分,加上晴天多、光照好,長勢要好于常年;沒有水澆條件的丘陵旱地,長勢明顯偏差,可能對今年產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農業專家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小麥已進入籽粒形成關鍵期,每 1000 粒小麥每天可灌漿 1.5—2克,管理得當的地塊日增產能達到70—80斤。河南小麥已進入產量形成的 “黃金期”,還需要過哪些 “關卡”來確保穩產增產呢。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 郭天財:第一個是干熱風關,第二個需要預防的話就是大風倒伏,第三個還是病蟲害,今年盡管小麥病蟲害發生總體較輕,但是由于干旱,白粉病發生還是偏重的。第四個還要預防雨后青枯,最容易造成早衰枯死。最后一個的話,還要預防爛場雨,大面積籽粒發芽、霉變。
受干旱影響,專家預計今年小麥成熟收獲期會稍微提前,如何確保顆粒歸倉?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 郭天財:提醒農民朋友,還是要一個關口一個關口地抓,做到麥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希望這個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農機部門,特別是一些這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做好這個搶收的機械準備,爭取做到成熟一塊,收獲一塊,確保這個顆粒歸倉、豐產豐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