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播“一粒子”,夏收“萬斤油”。初夏時節,開陽縣花梨鎮十字村高標準農田核心區域種植的130余畝油菜逐漸褪去金黃色“外衣”,迎來開鐮豐收,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全面展開收割作業,確保油菜顆粒歸倉,為全年的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工人將油菜放置在收割機口。
走進花梨鎮十字村高標準農田里,昔日金浪翻涌的油菜花海蛻變為連片成熟的油菜莢,金黃與翠綠交織成片。農機手正熟練地操作著油菜收割機在田間有序作業,隨著收割機齒輪轉動,工人遞送過來的油菜稈被“吞”入機腹,眨眼工夫便完成收割、脫粒、分離、粉碎等一系列工序,油菜籽則通過卸糧口源源不斷地涌向車斗中。
據介紹,相較于傳統收割方式,機械化收割油菜,不僅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脫粒等工作,提高油菜收獲效率,還能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收割機所到之處,不僅把油菜收割好,同時把油菜稈粉碎還田,成為滋養土壤的“綠色肥料”。
收割機一天的收割成果。
“以前收油菜,4個人一天只能收1畝,現在用機收一天可以收30多畝,省時省力,這種機械化科技的種植太好了。”十字村村民楊秀芬滿心歡喜地說。
據了解,開陽縣十字村農機專業合作社于2022年成立,配備了水稻耕、種、管、收的一整套機械化設備,并培養6名農機手持證開展社會化服務。當前,全縣大力推廣“稻-油”輪作模式,收割油菜與水稻的設備可以通用。“我們的收割機不僅服務本村,還輻射周邊村組,有需求都可以和我們聯系。”村支書付滄海介紹道,當前正搶抓農時開展社會化服務,預計本周內可完成全村800余畝油菜的收割。
收割機準備開始工作。
田間地頭,收割機與犁土機正上演“接力賽”。“油菜收割完的地方,我們的犁土機立馬進行翻耕、灌溉等準備工作,下周便可以開展機械化水稻移栽工作了。”十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付滄海指著剛剛翻耕的田塊說道。
近年來,開陽縣花梨鎮因地制宜推廣“稻-油”輪作模式,通過提高水稻、油菜耕種管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實現“一田雙收”。目前,全鎮10050畝油菜已陸續進入成熟期,預計5月底前全面收割完畢。收割機與犁土機“接力賽”中,土地完成從“金色糧倉”到“綠色沃野”的華麗轉身,為下一季水稻種植按下“加速鍵”。(圖文 王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