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后愛萍 周亞蕓)隨著夏糧成熟的號角在三秦大地與巴蜀沃野吹響,一場跨越千里的金色接力賽即將拉開帷幕。近日,漳縣 2025年農機跨區作業出征儀式在馬泉鄉陳家咀村震撼啟幕,一支由專業農機手組成的“農機鐵軍”,駕駛著嶄新的聯合收割機,向著陜西、四川等地疾馳進發,以科技之力守護夏糧豐收。
儀式現場,銀灰色的聯合收割機如鋼鐵方陣般整齊列隊,陽光下的金屬機身折射出耀眼光芒。跨區作業的收割機手們身著統一工裝,佩戴安全頭盔,眼神中滿是自信與期待。“‘五一’過后,陜西、四川的小麥、油菜陸續進入收割黃金期,我們將全力以赴完成收割任務,把漳縣農機人的專業與熱情帶到每一片農田。”機手漆興才話語鏗鏘,展現出誓奪豐收的堅定決心。
為保障此次跨區作業順利開展,漳縣農機中心化身“全能后勤兵”。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機手們逐一發放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證書,憑借此證,農機車輛可暢享高速公路通行費減免政策;《農機跨區作業安全宣傳手冊》也遞到每位機手手中,圖文并茂的安全指南為作業安全筑牢防線。專業維修團隊對每一臺農機進行“全身體檢”,從發動機調試到刀片校準,不放過任何細節,確保“鋼鐵戰士”以最佳狀態出征。更貼心的是,一份份“跨區作業服務包”承載著滿滿的關懷——實時作業信息、沿途維修網點地圖、天氣預警資訊等實用內容,為機手們排憂解難。
“這次出征太有保障了!不僅辦證省心,還有維修隊保駕護航。預計在川陜兩地作業一個多月,每臺機子能有四五萬元的收入,大家干勁十足。”漳縣馬泉思家源農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漆付軍對即將開啟的跨區作業充滿期待。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硬核引擎”。近年來,漳縣持續深耕農機化領域,通過政策扶持、技能培訓、裝備升級等舉措,鍛造出一支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農機作業隊伍。如今,農機跨區作業已成為漳縣農業發展的閃亮名片,不僅讓農機設備“動起來、活起來”,有效提升了設備利用率,更架起了區域間農業協作的橋梁,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據漳縣農機中心工作人員晏敏捷介紹,4月中下旬起,該中心便開啟“備戰模式”:組織專業技術骨干對全縣30臺參與跨區作業的小麥聯合收割機進行“地毯式”安全技術檢驗,確保機械性能萬無一失;開展多場專題培訓,從機收減損技術到復雜地形操作技巧,從安全操作規程到應急處理方法,全方位提升機手作業水平。
當轟鳴的農機聲化作大地的樂章,漳縣“農機鐵軍”正以實干書寫新時代的豐收答卷。他們一路南下,不僅帶走的是先進的農機設備,更帶去了漳縣人精益求精的服務精神;他們滿載而歸的,不僅是豐厚的經濟效益,更是助力全國夏糧豐收的責任與擔當。這場跨越千里的金色之旅,必將為廣袤田野繪就出更加絢麗的豐收圖景。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