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濰坊青州邵莊鎮王家輦村,韓寧正帶領工作人員在村里巡邏。“路燈被大風吹的不牢固了,抓緊進行維修,花壇里這一塊有些空了,再買些薔薇補種一下……”作為去年剛上任的95后村黨支部副書記,韓寧對于村莊格外上心:“我們村是旅游村,我們一定要做好村莊環境的優化,讓游客有一個舒適的游覽氛圍。”
帶動村莊發展,王家輦在村莊建設中充分利用齊文化底蘊豐厚的優勢,齊國大事件的墻畫、刀幣形狀的路燈、以齊國人物命名的街巷……讓游客處處都能感受濃濃的文化氛圍。“在旅游的帶動下,村里開起了農家樂,辦起了民宿,村集體收入也得到提升。”韓寧介紹,與新村緊鄰的古村落保留了原始的石頭房風貌,目前正在進行規劃,后期將成為村莊發展旅游的新引擎。
為更好地聚合力、促振興,邵莊鎮還積極探索“跨村聯建”機制,以王家輦為中心與周邊6個村聯合共建,成立了黑山新村,推動村級工作由單打獨斗向組團式、片區化發展,并深挖“齊文化”地域特色,形成一村一特色的齊文化風情線。“通過充分發揮有能力村帶頭人的作用,以強村帶弱村,同時以文化賦能,推動周邊村莊聯合發展,帶動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黑山聯合黨委書記王珊介紹。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青州市以首批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為抓手,以產業振興為基礎,人才振興為關鍵、文化振興為基石、生態振興為支撐、組織振興為保障,積極探索彰顯發展成色、富含生態底色、體現共富本色、展現青州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產業振興方面,該市更是立足資源稟賦、生態優勢和產業基礎,引導鄉村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培育鄉村新業態。
在鑫和蘭谷·蝴蝶蘭研發集散中心的花卉大棚內,南文華和工友們忙碌在花叢間精心照料蝴蝶蘭。這一中心是該市去年建設投運的重點花卉產業項目,已帶動周邊10多個村莊的村民增收和就業。“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花卉管理,通過培訓我學會了怎么養花,從小苗到大苗,知道怎么施肥、怎么澆水才能讓花長得好,也算是學習了一門特長。”南文華說。
鑫和蘭谷采用“片區+產業+村莊”的發展模式,與周邊村莊搭建起利益共同體,項目全部運營后,可年產高品質蝴蝶蘭3000萬株,出口鮮切花600萬枝,將打造成為全國單體最大蝴蝶蘭研發集散中心和最先進的蝴蝶蘭栽培技術規程中心。
在青州市,像鑫和蘭谷這樣的規模企業還有60多家,千萬級花卉企業更是多達120家,帶動形成了136個花卉專業村,帶領一大批花農增收致富。“我們在花卉生產環節,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包種苗、包技術、包銷售,帶動農戶年增收5萬元。”市花卉產業發展服務中心黨組成員、生產管理處主任于娜娜說。
2024年,青州市3家農業企業入選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名單,17家農民合作社入圍全國500強,分層分類培育高素質農民1100余人,完成“一村一年一場戲”文化惠民演出1000多場,開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排查整治等系列專項行動和“四有好公路”和村級供水工程鞏固提升項目,成立146個聯合黨委、覆蓋596個行政村,一幅鄉村振興和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