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尋找能夠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新型運輸工具,目前對RCI公司研制的“副王蛺蝶”客貨地效飛行器興趣濃厚。
2020年,位于羅得島州的RCI公司開始研制和建造基于新概念的地效飛行器“海上滑翔機”。2022年6月建造了無人的技術驗證機,尺寸是未來實機的四分之一。9月初這一原型機完成了在水域的快速滑行,并升空,展示了能夠借助水翼滑跑,并隨后依靠地效飛行的可行性。美國海軍陸戰隊對這款新概念飛行器興趣濃厚,2023年10月,海軍陸戰隊作戰行動實驗室與RCI公司簽訂了研制、建造和試驗全尺寸地效飛行器的合同,價值475萬美元。
RCI公司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能夠搭載人員或物資的全尺寸飛行器研制,命名為“副王蛺蝶”。2025年建造完畢,3月初啟動了試驗樣機的水面和空中真正試驗。地效飛行器借助吊車下水,隨后展示了在水面移動和機動的能力。3月底,美國海軍陸戰隊與RCI簽訂了1000萬美元的新協議,讓試驗飛行器參加海軍陸戰隊的演習,驗證其性能和能力。如果試驗結果令甲方滿意,“副王蛺蝶”將納入海軍陸戰隊的裝備發展計劃。
海軍陸戰隊對機動速度快、使用簡易和無需專門基礎設施的裝備感興趣。研制者認為,這一裝備將幫助海軍陸戰隊組織人員和某些物資的投送。“副王蛺蝶”地效飛行器是上單翼飛船,機長約16.7米,翼展19.8米,采用電動裝置,最大起飛和降落重量6.8噸。機身具有特殊的水下部分,保證在水面運動的穩定性。該地效飛行器擁有大容量蓄電池,通過位于機翼前緣的12臺電動機實現飛行。飛行速度可達290千米/小時,蓄電池充足電后可以進行一小時飛行。機身內部的客貨艙長7.9米,寬1.7米,高1.8米,載客時,客艙容積約21立方米,12個座位,載客方案中飛行器的載重量是1.36噸,載貨時是1.6噸。
地效飛行器是一款可以在陸海不同的下墊面之間自由飛行的裝備,非常適合用于快速奪占濱海戰術要點。但“副王蛺蝶”也有其局限性,電力不足導致其一次只能飛行300公里,作戰半徑不到150公里,嚴重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如果RCI公司能夠克服地效飛行器固有的一些不足,改善它的某些性能,如增大航程、提高飛行控制品質等,也許會最終進入美軍采購清單。不過,不幸的是,如果美國海軍陸戰隊打算把它部署在亞洲用來對付解放軍,那純粹是做無用功。在中國家門口,如此腿短的裝備,進入戰區就是一個死,除非美軍具備有去無回的勇氣和決心,美軍有嗎?呵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