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15時許,北京世紀壇醫院第18手術間內,機械臂的嗡鳴聲戛然而止——隨著手術標本的完整離體,張騫教授團隊成功完成醫院首例單孔機器人輔助腹膜外途徑前列腺癌根治術,彰顯了卓越的醫技水平。此次手術通過3.5公分微小切口,實現了腫瘤根治、功能保留、微創美學的三連勝。這是繼4月24日團隊以31分鐘完成國產分體式模塊化機器人輔助下腹膜外途徑前列腺根治術后,再次在機器人微創前列腺手術領域完成的自我超越與技術突破。
單孔機器人+腹膜外入路途徑 精準與微創美學巧妙融合
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24年全國癌癥數據報告,2022年我國前列腺癌的年齡標化發病率為18.61/10萬,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六位;死亡率為6.59/10萬,位居第七位,且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盡管前列腺特異抗原篩查、核磁共振成像、PET-CT及前列腺穿刺等技術逐漸普及,推動了早期檢出率的提升,但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差距。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是當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尤其適合需在盆腔狹小空間操作的微創手術。然而,由于前列腺血供豐富、解剖結構復雜,需通過精確縫合重建尿道,該手術仍是泌尿外科難度極高的術式。
本次手術采用的單孔機器人創新性地集成了單臂多通道技術,僅需在臍部下方開設約3.5公分的微創切口,即可通過一體化手術平臺提供10倍放大的立體解剖視野。其蛇形仿生機械臂具備540度全維度轉向的微型腕式結構,可精準控制縫針在2毫米級血管間隙中穿梭,實現“點對點”精準縫合,在創傷控制、功能保留及術后恢復方面展現出突破性優勢。值得關注的是,該術式僅使用兩個機械臂和一個助手孔,對術者操作精度與團隊協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張騫教授憑借精湛的操作技巧與團隊的默契配合,于方寸之間盡顯匠心,成功實現醫院單孔機器人輔助系統手術的零突破。
“這次單孔機器人輔助手術的成功開展,是團隊技術積累與通力協作下的又一成果。”張騫教授強調,“保證達到良好手術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創傷,能顯著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我們建立了包括術前精準評估、術中精細操作和術后快速康復在內完整規范化診療流程。”
泌尿腫瘤微創先行 多學科協作構建精準診療體系
作為中國醫療保健交流促進會微創醫學分會副主委單位,張騫教授團隊始終致力于泌尿系統腫瘤微創技術的創新與推廣,累計完成近萬例泌尿微創手術,奠定了扎實的臨床基礎。目前,團隊已成熟開展腹腔鏡、多臂機器人、分體模塊化機器人輔助下的泌尿腫瘤手術,可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自2024年10月15日北京世紀壇醫院泌尿腫瘤醫學中心成立以來,團隊集結泌尿外科、醫學檢驗科、腫瘤內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放射治療科等多學科專家,建立了完善的MDT多學科診療模式,實現泌尿系統腫瘤的精準化、一體化診療,接診大量來自全國的泌尿腫瘤疑難病例。
北京世紀壇醫院泌尿腫瘤醫學中心積極推動微創技術的普及,相繼舉辦多期泌尿微創手術高級培訓班,并于2025年5月11日成立北京世紀壇醫院泌尿腫瘤醫學中心專科醫聯體。張騫教授表示:“國產單孔機器人的成功應用,彰顯了醫院‘積厚成器’的深厚底蘊,以及建設‘北京市以腫瘤為特色的頂尖三甲醫院’的堅定信念。值此建院110周年之際,醫院上下勠力同心,朝著‘躋身三甲醫院頭部梯隊’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
來源:泌尿外科
作者:宋南
薦稿:陳達
責編:曹翠峰 范曉 張潔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