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權與江西《星鳳樓帖》研究動態
插圖1
《星鳳樓帖》因宋理宗敕建“星鳳樓”而得名,是在江西都昌完成的南宋刻帖,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刻帖,是江西書法文化、書院文化、宋城文化的重要瑰寶,反映了江西在宋代文化藝術傳承中的獨特地位。《星鳳樓帖》的出現既與宋代刻帖文化興盛的時代背景相關,更與江西本土書法傳統密不可分。自北宋以來,江西地區便以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書法大家為旗幟,形成了崇古尚意的書風。《星鳳樓帖》以刻帖之祖《淳化閣帖》為藍本,摹刻晉、唐名跡為核心,“工致有余,清而不濃”,極好地延續了北宋以來的帖學傳統。《星鳳樓帖》原本共十卷,惜宋本原本已無傳,今見者多零星散帖。
插圖2
《<星鳳樓帖>新考》一文為考察《星鳳樓帖》原貌和現存十二卷本《星鳳樓帖》的鑒定做出了可靠的探討,為江西的文化史研究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該文發表于《書法研究》(南大核心)2024年第4期,是繼江期論《星鳳樓書法史考》出版以來研究刻帖本體的最新鑒定研究成果。該文有幾個創新點:一是揭示了南宋慶元黨禁與《星鳳樓帖》在都昌誕生的關系。曹彥約系朱熹首批弟子之一,傳承了朱熹的理學思想,慶元黨禁時,曹彥約向朝廷請求告老還鄉。他在家鄉建星鳳樓以儲圖書,《星鳳樓帖》即始刻于此時;二是從文獻學的角度考察了明代關于《星鳳樓帖》的“偽文獻”,論證了《星鳳樓帖》的刊刻者為南宋都昌的曹彥約家,而不是北宋趙彥約;三是具體論證了十二卷本偽《星鳳樓帖》和其他法帖的關系,尤其是與偽《絳帖》的淵源關系;四是從海外傳播、著錄文獻、切割裝裱、鈐偽藏印、濫用典故等多個角度證明了日本現存的十二卷本《星鳳樓帖》均為偽帖,并為偽本的作偽時間提供了判定依據。
插圖3王福權自作詩繪畫作品
論文一作王福權,藝術史學者。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博士學位。現任韓國京畿大學世界美術系博士生導師(書法方向)、贛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美術歷史與理論、書法方向)。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畫雜志社特聘書法家、(全國)教育書畫協會高等書法教育分會理事、江西省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贛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贛州市美術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尤精于書畫鑒定、碑帖考證、詩詞寫作與中國書畫創作。除《<星鳳樓帖>新考》外,作者還發表有《<快雪時晴帖>考論》《<其書帖>與<朱處仁帖>關系考》《從<王略帖>看書圣的儒家情懷》《王羲之生卒年辯》《<伯遠帖>釋文新論》《<郗璇墓志>疑為隋朝所刻》《現存<長風帖><鵝群帖>系米芾墨跡的論證》《<十七帖>闕文現象探索》《王陽明楷書取法與“平浰頭碑”的書風問題》《王陽明玉石仙巖題刻文獻探微》等多種碑帖學論文。
插圖4王福權陶瓷印作品:王陽明研究中心
論文二作歐陽菁,系贛南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書法方向研究生,導師為王福權老師。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歐陽菁同學做了資料搜集整理、繁簡字體轉換、校對等基礎工作。曾獲教育部第六屆中華經典誦寫獎大賽大學生組毛筆三等獎,現為贛州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委員。
插圖5歐陽菁篆刻作品: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