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即將成婚的戴笠因飛機失事意外身亡。當這個消息傳入準新娘耳中時,胡蝶先是呆立當場,隨后淚水決堤。
她喜極而泣,三年的屈辱在這一刻化作洶涌的淚水傾瀉而出。
不久后,胡蝶和丈夫潘有聲緊緊相擁,劫后余生的他們決定離開這個傷心地,前往香港,重新開始生活。
胡蝶是誰,她為什么被戴笠幽禁?
她的一生經(jīng)歷四段感情,影迷無數(shù),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才讓無數(shù)人為她著迷?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電影行業(yè)蓬勃發(fā)展,涌現(xiàn)出許多有特色的女星,張織云、阮玲玉、徐來……
胡蝶就是其中一位,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被當時人稱為“電影皇后”。
她的電影生涯經(jīng)歷了默片,有聲片,彩色電影,無論技術怎么變遷,蝴蝶依然是其中演員的佼佼者。
而胡蝶之所以是演員里的“常青樹”,和她的性格和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胡蝶是個上海姑娘,家庭很富裕,父親胡少貢是一個小官,管理鐵路上事務。
而胡蝶自幼跟隨父親輾轉各地,不僅學會了多種方言,還養(yǎng)成了大方活潑的性格,這讓她未來發(fā)展有了良好的基礎。
胡蝶性格要強,即便遇到挫折,也總能憑借能力和性格闖過去。不過,人生總有意外,父親辭掉了官職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一落千丈。為了補貼家用,胡蝶放棄讀中學的機會,當起了保姆。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一個學校在招生,原來是拍電影的,她就想去碰碰運氣。
沒想到,她不僅順利入學,培訓結束后還參演了電影。從那以后,在中國上世紀的電影圈,胡蝶成了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胡蝶的第一段感情,始于1925年拍攝《秋扇怨》,她與演員林雪懷因戲生情。
可隨著胡蝶片約不斷,名氣越來越大,林雪懷卻在影壇漸漸沒了競爭力,兩人之間形成了女強男弱的局面。
林雪懷干脆放棄演藝事業(yè),和胡蝶訂婚后轉行經(jīng)商,結果生意失敗,自尊心大受打擊。他不但不反思,反而開始花天酒地。
胡蝶一直賺錢養(yǎng)家,怎么能忍受未婚夫的軟飯硬吃?她立即限制了林雪懷的消費。
這下可惹惱了林雪懷,他不僅不反省自己拈花惹草,還想污蔑胡蝶。
有一次,胡蝶在片場拍戲,林雪懷突然沖進來,說她和公司老板有私情,還向她要錢。
面對墮落的林雪懷,胡蝶選擇結束這段感情。
他們對簿公堂,經(jīng)過長達一年“蝶雪解約案”,胡蝶成功擺脫了這段痛苦的關系。
與胡蝶的果斷不同,同時代的影星阮玲玉,在感情中卻優(yōu)柔寡斷,飽受折磨。
阮玲玉如果有胡蝶的堅強與理智,可能會走向另一種結局。
胡蝶面對的流言蜚語一點不比阮玲玉少。“九一八”事變后,張學良遭到全國人民指責。
一些文人不敢直接批評少帥,就把胡蝶推出來當“替罪羊”,說事變當晚她和張學良在一起,才影響了戰(zhàn)爭局勢。
一時間,無數(shù)罵名砸向胡蝶。
可胡蝶覺得自己實在太冤了,這輩子都沒見過張學良,又怎么可能和他共舞?
但她默默忍下了這些無端指責,直到后來人們看到她面對日本人的態(tài)度,才知道她是個有民族大義的人。
原來,為了躲避戰(zhàn)亂,胡蝶夫婦前往香港。
不巧的是,香港后來也淪陷在日本手里,還邀請胡蝶拍攝宣揚“中日親善”的影片。
面對不答應就可能有生命危險的威逼,胡蝶以懷孕為由堅決拒絕。為了躲避糾纏,她和家人喬裝成難民,歷經(jīng)艱辛才從香港輾轉回到內地。
這樣有情有義、性格堅韌的胡蝶,也收獲了真摯的感情。
和林雪懷解除婚約后,她看上了經(jīng)商的老板潘有聲。
潘有聲溫文爾雅,沒有帶著有色眼光看胡蝶的職業(yè)。兩人感情越來越穩(wěn)定,相處六年后,在上海舉辦了西式婚禮。
婚后,兩人感情一直很好。哪怕后來因戰(zhàn)亂漂泊,還遭到戴笠的刁難,他們也從未放棄彼此。
胡蝶和戴笠的糾葛,源于她拒絕為日本人拍戲,從香港回內地途中財物被劫。
那時三十多箱財物,也是胡蝶從影十幾年來攢下的積蓄。
為了找回財物,她不得不向身邊認識的人求助。
早就傾慕胡蝶的戴笠,趁機按失物清單購置物品歸還,還把胡蝶夫婦安排住進自己的住所,美其名曰“照顧”。
后來,為了獨占胡蝶,戴笠以介紹生意為由,把潘有聲支去滇緬公路運輸物資,又將胡蝶接到重慶郊外的“神仙洞”公館。
在和戴笠相處的三年里,雖然戴笠對她有求必應,但胡蝶內心始終渴望自由,盼著和丈夫團聚。
這段日子,成了她人生中最黑暗的記憶。直到戴笠死后,胡蝶才終于和丈夫在一起。
1947年,兩人在香港定居,潘有聲創(chuàng)辦了“蝴蝶牌”暖瓶廠,胡蝶也短暫回歸影壇,拍了幾部電影。1948年,她宣布告別影壇,回歸家庭。
可命運似乎總愛捉弄她,在香港沒幾年,潘有聲就得了癌癥去世。
深受打擊的她用拍電影消磨多余的傷感,她去了邵氏重返熒幕,拍的電影還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1966年,拍完人生中最后一部電影后,徹底退出影壇。
因為,她又結了一次婚,去了臺北生活,可在七年后,再婚丈夫也因病離世。
后來,胡蝶移居加拿大。她把丈夫潘有聲的骨灰遷葬到溫哥華的科士蘭公墓,還改名為“潘寶娟”,以此懷念亡夫。
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溫哥華去世,臨終前她說:“胡蝶要飛走了。”
她離世之后,子女把她和第一任的骨灰葬在了一起,也是對他們感情的祝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