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E迎來第二個客戶?中東認清中國實力,韓國恐失百億大單
殲-10CE把印度陣風當活靶子打這事,直接炸了中東軍火圈。
6比0的戰績單剛甩出來,埃及的50億美元訂單談判桌上就多了個破局者——韓國FA-50合同簽字的筆突然握不穩了。
巴基斯坦空戰錄像現在成了活廣告。
三架陣風被霹靂-15導彈隔著百公里點名,印度飛行員連殲-10CE影子都沒見著就跳傘了。
7600萬美元的機子干翻2.5億的法國貨,這性價比把沙特王爺們的算盤珠子都崩飛了。
更狠的是中國玩體系化作戰,運油-20和空警-500在埃及搞了場實戰秀,18天里美國衛星硬是沒摸著門道。
韓國人現在手心冒汗。
FA-50那120公里射程的導彈,在霹靂-15E面前就是個短手弟弟。
埃及空軍倉庫里堆著F-16零件不假,但拿教練機當主力戰機用?真碰上以色列的F-35,怕是連預警時間都湊不夠。
中國給的是全套作戰方案,從空中指揮到遠程奔襲,這跟賣手機送充電寶的玩法完全兩碼事。
埃及現在卡在十字路口。
選FA-50就是繼續給美國交保護費,但拿到的戰斗力只夠巡邏邊境;選殲-10CE等于押注戰略自主,可美國每年15億美金的軍援還擺在賬上。
這事早就超出軍購范疇——沙特剛砸錢買中國無人機,阿聯酋采購了我們的教練機,中東王爺們等的就是個敢吃螃蟹的人。
中國軍工這次出牌夠絕。
金字塔頭頂的特技飛行不是花架子,實戰訓練里給埃及米格-29加油才是真章。
預警機和戰斗機混編指揮,紅海上空6000公里不著陸,這套打法直接把美式體系撕了個口子。
現在全球軍火商都盯著埃及,這單要是成了,法國陣風、美國F-16V在中東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看客們都在算賬。
7600萬買四代半戰機還送導彈,比陣風省下的錢夠建兩個導彈基地。
但美國人掐著埃及的糧食援助和F-16配件供應,這事光靠價格戰打不贏。
中國敢把生產線和技術打包賣,韓國人攥著零件通用率當王牌,到底是選即時戰斗力還是選后勤便利,開羅的將軍們得拿國家前途下注。
有個細節藏得深。
運油-20給埃及戰機加油時,預警機同時指揮中埃混編機組,這套協同作戰的肌肉秀,比簽100個軍事協議都管用。
現在中東各國琢磨的是:買中國戰機不是單買硬件,是買整條防空鏈。
土耳其當初買不到F-35轉手搞出自研五代機,埃及要是接過殲-10CE,保不齊五年后就能攢出阿拉伯世界的聯合防空網。
軍火生意向來是政治晴雨表。
埃及真要簽了殲-10CE,等于在美俄之外撕開第三條路。
現在非洲六國等著看風向,東南亞早就排隊下單,這局要是破冰成功,洛克希德·馬丁的股票都得抖三抖。
不過美國人也不是吃素的,卡塔爾、科威特的F-15訂單剛落地,五角大樓肯定要拿軍援施壓。
現在壓力全在埃及身上。
要便宜好用的教練攻擊機,還是要能硬剛四代機的空戰體系?要維持美式裝備的后勤網,還是賭中國能建起全新供應鏈?這筆買賣早就不止50億美金的事,它關系到中東能不能打破三十年來的武器采購潛規則。
中國軍工這步棋下得刁鉆。
實戰數據+體系作戰+政治站隊三管齊下,直接把軍售競爭拉到了新維度。
韓國人還在掰扯零件通用率,中國人已經把空戰規則改了——能躲在預警機背后放冷箭,誰還跟你玩近距離狗斗?
埃及的抉擇會改寫中東格局。
選FA-50最多算裝備更新,選殲-10CE就是戰略轉身。
現在北京和華盛頓的籌碼都擺上了桌,開羅的將軍們該掂量清楚了:是要當美國的后勤保障基地,還是做阿拉伯世界的防空支點?這局棋落子之后,可沒有悔棋的余地。
中東軍火市場這潭死水,該換換玩法了。
中國拿實戰成績單破局,韓國靠成本優勢守擂,背后是兩套軍工邏輯的碰撞。
埃及不管選哪邊,都注定要成為歷史坐標——要么當傳統軍貿體系的守墓人,要么做新秩序的開路人。
殲-10CE撕開的口子,遲早要變成西方軍火商的噩夢,這事咱們等著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