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是一個讓人感覺不很協調的標題。
你肯定會說,嘍哥怕不是瘋了了吧?
邯鄲?深圳?石家莊?這都哪跟哪呀?你邯鄲憑什么和深圳相提并論?深圳和石家莊也壓根不是一個量級的好不好?
您先別急,聽我給你“信口開河”。
事實上,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注意到近一段時間,邯鄲官方報道中經常會提到一個概念——東中西三個板塊協同發展。
我查了一些資料,所謂的“東中西”三個板塊協同發展,指的是邯鄲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全市各區縣市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發展現實,將全市分為東、中、西三個發展板塊。
其中,在武安、涉縣等縣區實施西部生態文明建設出亮點攻堅行動,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典范城市;在以叢臺、邯山、復興等中心城區實施中部拉框架攻堅行動,推進路網、學校、醫院建設,讓城市產業有支撐、功能更完善;在魏縣、大名等縣區實施東部補短板攻堅行動,全力推動 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精神文明建設協同躍升。
我理解,這其中“東部補短板”應該是邯鄲這一戰略的重中之重。
之所以我說在邯鄲身上看到了深圳的影子,正是發現邯鄲的這一東部補齊短板、中部拉開框架、西部建優生態的東中西聯動發展戰略,與深圳的區域聯動發展、協調發展戰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深圳也是立足域內各區資源稟賦和產業現實,實施“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戰略,劃分了羅湖(金融商業)、福田(行政文化)、南山(科技創新)、寶安(先進制造)、龍崗(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功能區,形成多中心聯動。
在這一戰略實施下, 龍崗、坪山等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建設國際低碳城和新能源產業基地,南山科技園與福田CBD形成“創新+金融”閉環,孵化出了華為、騰訊等企業。
我想,邯鄲也是想通過東部承接京津產業、中部打造創新平臺、西部提供生態支撐,讓東部補短板釋放潛力,中部提質增效鞏固優勢,西部綠色經濟培育新增長點,從而提升邯鄲在區域經濟中的節點地位。
這是一盤大棋!
事實上,除了深圳之外,上海、杭州、蘇州、成都等很多大城市也都是在結合自身實際推動內部的區域協同發展,為城市能級提升奠定了基礎。
而之所以我說在邯鄲身上看到了石家莊的影子,則是因為我在邯鄲的這一“東中西聯動”的戰略實施的過程中,特別是“東部補短板”的過程中,看到了邯鄲有著近年來石家莊銳意改革、狠抓落實的勁頭。
這并非牽強附會。石家莊近年來真抓實干的勁頭有目共睹、不必多說,而邯鄲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咱們不妨讓事實說話:
先看市級層面,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強抓不懈。
我注意到,先是4月10號,邯鄲市委、市政府召開東中西板塊協調聯動會議,隨后4月24至25日,邯鄲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又到館陶大名魏縣調研并專題召開了“東部補短板”現場辦公會。我理解,最核心的意圖就是要向全市釋放市委、市政府一抓到底、務必見到根本成效的強烈信號。
再看縣級層面,各縣區市、各職能部門主動謀劃、迅速對接。
館陶、邱縣、雞澤、廣平、魏縣、大名等東部板塊各縣相繼召開專題調度會進行研究部署自不必說,我還注意到復興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峰峰礦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還分別帶隊主動開展“東部補短板”對接工作;市交通、教育、衛健、電力等部門也在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主動積極做好“東部補短板”的服務保障工作。
整體上這就給人一種圍繞著一個目標,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力以赴、眾志成城的感覺。這種勁頭和當下的石家莊多像呀!
于是,看著這些鮮活的新聞我就在感嘆,邯鄲當下的人心是起來了,邯鄲改革的勢頭是起來了!
邯鄲民心可用!邯鄲改革必成!
最后,作為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邯鄲人,衷心地希望我的家鄉早日發展起來!
衷心地希望不久的將來,在邯鄲的身上不止看到深圳和石家莊的影子,而是成為深圳和石家莊的樣子!
借此機會,向每一個信任嘍哥的人,推薦兩個用心在做的公眾號。
河之北岸是家鄉 干部晚讀
讀懂河北,記住鄉愁讀懂官場,守護初心
“問政邯鄲”系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