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車展鎂光燈下,雷總手握碳纖維前艙蓋的邊緣,向臺下觀眾自豪地展示:“這是紐北賽道驗證過的空氣動力學奇跡”時,沒有人能意料到,這塊售價4.2萬元的“賽道級”碳纖維配件,竟會在短短一年內淪為維權直播間的核心道具。
這場從云端到谷底的墜落,撕開的不僅是一塊高價配件的偽裝,更是“互聯網速成法”與汽車工業底層邏輯的激烈對沖。
一夜之間某米汽車怎么塌房了?
SU7 Ultra的官方宣傳冊上,“紐北調校碳纖維前艙蓋”占據三頁篇幅:宣稱實現5.2kg減重、0.3Cd風阻優化、120℃高溫散熱效率提升40%。
然而,第三方檢測報告卻無情地戳破了這一華麗的宣傳泡沫。報告顯示,這塊標價4.2萬元的“工業藝術品”,實際減重僅為1.3kg,約等于兩瓶礦泉水的重量;內部鋁制基板與導流槽角度設計存在缺陷,致使風阻反而增加了0.05Cd;至于所謂的散熱效率提升,在鼓風機測試中,紙巾貼在上面竟紋絲不動。
將目光投向同級別車型,保時捷Taycan(參數丨圖片)的碳纖維部件減重可達6.8kg,極氪001FR的同類部件減重也有5.1kg,某米所謂的“奇跡”,竟連行業平均水平都難以企及。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第一批為信仰充值的車主,絕大多數都是某米生態鏈的“死忠粉”。他們曾在微博上自發轉發某米汽車廣告,在車友群義務科普“人車家全生態”的偉大愿景,卻未曾料想,自己竟會淪為這場鬧劇的主角。
面對輿論風暴,某米的危機公關堪稱“甩鍋教科書”:將問題歸咎于“信息表達不清晰”,對已提車用戶拋出“2萬積分補償”(約值2000元),對未交付訂單則提供“免費更換鋁制前艙蓋”的降級選擇。但這一方案被車主批為“缺乏誠意”。
5月16日晚,在微博擁有超過200萬粉絲的博主@風云XTony發文公布SU7 Ultra維權進展,風云XTony表示,與某米汽車副總裁、銷售交付服務部總經理線下約談三個多小時,但沒能達成最終方案。
隨后事情越鬧越大,許多舊賬也被網友翻了出來。比如用戶提車后發現,SU7 Ultra的最大馬力從1548匹被鎖至900匹,想解鎖?先去指定賽道跑個圈速認證。這波操作,相當于把家用轎車變成“付費試駕體驗車”。
還有一個月前發生的安徽高速事故,NOA智駕系統報警后僅留2秒接管時間,車輛最終以97km/h時速撞上護欄,3人死亡。某米的聲明卻強調“系統檢測到障礙物并發出視覺提醒”,對AEB系統未觸發制動的核心技術缺陷避而不談。
對比奔馳EQC電機門事件,戴姆勒主動召回問題車輛并提供延保、電機只換不修的做法——兩者對質量責任認知的天壤之別,恰是互聯網思維與工業思維的本質分野。
汽車不是手機,“死機”會出人命
某米汽車困局背后,折射出新勢力企業對汽車“制造”有認知上的偏差。
汽車行業的門檻根本不在PPT吹的那些牛X概念里,而在看不見的生產細節中。比如保時捷的碳纖維部件,要經過2000小時的暴曬測試,開關十萬次都不出問題,每個細節都是靠真刀真槍的測試磨出來的。
或許有人會嘀咕:至于這么較真嗎?
—— 真至于!
豐田、奔馳這些傳統車企為啥顯得“保守”?因為汽車開到120碼時,任何一個小故障都可能出人命,所以必須在研發時把所有風險都提前排除掉。
但雷總把做手機那套互聯網思維套用在汽車上了,根本沒搞清楚:汽車和電子產品是兩碼事。手機可以容忍偶爾卡頓,但汽車必須保證開20萬公里不出大問題——這就是互聯網思維與汽車工業底層邏輯的根本區別。
汽車難在哪?難在幾萬個零件要嚴絲合縫地配合,難在不管多極端的天氣都不能掉鏈子,難在既要控制成本又不能降低安全標準。還要能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和零上50度的酷熱天氣里穩定運行,不是隨便吹個牛就能過關的。
正因為思維邏輯的根本差異,某米汽車至今的回應始終透著輕描淡寫的隨意感,仿佛一切只是無關痛癢的小插曲。但在傳統車企眼里,這絕非小事 —— 每個零件的可靠性、每句宣傳的真實性,都是必須錨定在 “零容忍誤差” 刻度上的生命課題。
馬斯克暴力測試Cybertruck,雖有做秀之嫌,卻訴說著汽車業最樸素的真理:這里沒有顛覆神話,只有對物理定律的謙卑。
編者按:重建信任的必修課
建議某米展廳循環播放《極速車王》,讓消費者看看真正的工業美學如何誕生——在福特與法拉利的賽道對決中,勝利屬于對機械極限的敬畏者。
若想重塑信任,更該研習戴姆勒的“缺陷哲學”:在汽車工業的字典里,沒有“迭代優化”的借口,只有“零缺陷交付”的鐵律。
當碳纖維不再是營銷道具,當智能駕駛不再是流量噱頭,汽車才能回歸其本質——用可靠的機械語言,向生命致敬。
都什么時候了,雷總你咋還有心思去健身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