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最終破裂,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俄烏沖突還未落下帷幕,這次俄烏雙方代表團再次抵達伊斯坦布爾,準備坐到同一張談判桌前。
在舊地重提舊事,這巧合的時間與地點,本身就充滿不尋常的氣氛,雖然澤連斯基表示普京不到場,他就不參與談判,可他還是在5月15日抵達土耳其,并表示將“等候”普京到來。
不過在俄方代表團的名單當中,并沒有普京的名字,因為相較于談判,他還有令一件大事要辦......
克里姆林宮的“勝利”序曲
普京似乎偏愛在特定的歷史節點布局,5月9日,俄羅斯盛大的勝利日閱兵剛落幕,紅場上的鐵甲洪流還帶著余溫,普京在送走二十七國政要的72小時后,便拋出了“無條件談判”的橄欖枝,但這份橄欖枝,顯然帶著刺。
克里姆林宮堅持,談判必須在“勝利氛圍”中開啟,任何?;鸲疾荒軗屃藙倮盏娘L頭,這場慶典,與其說是紀念,不如說是精心編排的軍事威懾秀,為后續的談判桌增添了沉甸甸的砝碼。
閱兵前夜,俄軍的棋子已悄然落定,克里米亞的S-500防空系統進入戰備,黑海艦隊的潛艇則如幽靈般潛向敖德薩,閱兵當天,俄軍在頓涅茨克戰場再下一城,攻克戰略要地米哈伊洛夫卡,烏軍損失慘重。
這一系列動作,無不透出“以打促談”的濃烈氣息,莫斯科甚至在勝利日期間營造了三天“?;鸫翱谄凇保锥及踩粺o恙,反襯出烏軍無人機攻勢的疲態,而澤連斯基的拒絕,則被俄方解讀為錯失良機。
談判地點為何又是土耳其?這絕非偶然。作為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卻能同時采購俄羅斯的S-400導彈,向烏克蘭出售無人機,甚至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依然是俄羅斯石油轉運的樞紐。
這種“騎墻”的姿態,恰恰滿足了俄烏雙方的需求,因此普京更信任土耳其,認為這里比沙特等其他潛在斡旋地更可靠,而西方國家,看在土耳其北約身份及其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支持烏克蘭的份上,也勉強能夠接受。
更深一層,普京特意強調要“恢復”2022年3月在土耳其的談判,就是要點明是西方中斷了上次的好局,因此,地點非土耳其不可,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敘事。
而埃爾多安政府也樂見其成,積極表態愿承擔“停火觀察員”的角色,這不僅是地緣政治的考量,也是其挽回近年來受損國際形象的良機,畢竟,若俄方不配合停火,美歐的后續制裁將更為嚴厲,土耳其的觀察員身份便顯得尤為重要。
塵封草案重現
普京這次擺明了車馬,談判的起點,必須是“以三年前草案為基礎”,這份2022年的協議草案,據說曾無限接近達成,核心條款包括烏克蘭的“永久中立、不加入北約”。
俄方敘事中,正是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受到美國的指派空降基輔,才迫使澤連斯基撕毀了協議,如今舊案重提,俄方代表團首席代表梅金斯基,三年前同樣也是他,預計會再次攤開這份文件,重點直指“烏克蘭非軍事化”和“俄語地區自治權”。
這不僅僅是一場關于?;鸬恼勁?,在克里姆林宮眼中,這是決定誰有資格書寫戰后秩序的較量,普京在5月11日的表態更露骨,他希望達成一份“能管30年的和平協議,像1945年雅爾塔體系那樣”。
這野心可不小,劍指重塑整個東歐安全框架,凍結現有戰線,設立緩沖帶,從根本上瓦解北約東擴的勢頭,戰場上,俄軍拿下米哈伊洛夫卡,炮火已能覆蓋烏軍向克拉馬托爾斯克的關鍵補給線。
經濟上,與中國進行的貿易往來,使得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的制裁下得以休養生息,同時,深刻明白能源對全球國家的重要性,哪怕是歐盟也不得不宣布計劃在2027年才能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可以說,西方世界此刻的心態頗為復雜,就在俄羅斯勝利日閱兵前夕,美國國務卿布魯比奧與澤連斯基通話,據稱默許了“30天?;稹钡奶嶙h,俄外交部迅速將此解讀為西方“彈藥不足”的信號。
盡管5月10日,英、法、德、波蘭及烏克蘭領導人在基輔會商,并向俄方提出?;鸾ㄗh,法國總統馬克龍還與埃爾多安通話協調,但西方的底氣似乎并不如前。
美國雖將此次談判視為“關鍵機遇”,并派出國務卿、中東問題特使及烏克蘭事務特使前往土耳其,但內部協調似乎也存在雜音。
對烏克蘭而言,這無疑是一場異常艱難的談判,澤連斯基的團隊,包括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防長烏梅羅夫等核心人物都將與會,澤連斯基本人也會前往土耳其,但他明確表示在談判期間不會與俄方代表團接觸,這姿態耐人尋味。
面對俄方以三年前草案為基礎的強硬立場,以及戰場上的持續軍事壓力,基輔的選擇空間并不大,雙方代表在談判開始前,仍在為“?;鸨O督機制”的細節爭吵不休,可見前路之崎嶇。
結語
5月15日,俄方代表團提前兩小時抵達會場,一種不言自明的姿態,普京對談判細節的“微操”是出了名的,三年前就有梅金斯基因“老板打來電話”而中途離席的先例,可見其對談判進程的直接掌控。
這位曾任文化部長的梅金斯基,特點正是“善于理解并傳達普京總統的意思”,這一次,他帶來的不僅僅是陳年草案,更是克里姆林宮對未來數十年歐洲格局的構想。
從勝利日慶典的精心鋪排,到72小時內拋出談判信號,再到精確選擇5月15日這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日子,每一步都顯露出俄方深思熟慮的戰略算計和對“窗口期”的把握。
伊斯坦布爾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再次見證歷史,只是這一次,迷霧似乎比三年前更加濃重,談判桌上的拉鋸,不僅關乎眼下的炮火能否停息,更關乎未來秩序的筆,將由誰來執掌。
信息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5-16《會談時間遲遲未定,俄烏“土耳其談判”一波三折》
人民日報2025-05-16《俄烏談判雙方代表團成員確定,普京、澤連斯基不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