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們對于蒙古的評價都是大草原,環境好,牛羊多,資源豐富。但說起蒙古國與我國的關系,那必然是錯綜復雜的。
我國北方有個省份叫內蒙古自治區,把以外的地方稱作外蒙古。在古代,讓歷代皇帝最頭疼的是,蒙古與中原的關系和邊境問題。
第一次出現內外蒙古之分是清朝時期,當時清廷出于統治蒙古的需要,將其劃分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
然而沙俄在1913年強行與我國簽訂的《中俄條約》,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承認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卻必須承認外蒙古地區自治,并且不得移民并派遣軍隊,這個條例為日后的外蒙古獨立埋下了隱患。
在此之后,外蒙古就被徹底分裂出去了,成為了蘇聯遏制我國的一枚棋子。
自從外蒙古被分裂出去,前前后后一共經歷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歷史重大事件,蒙古國內也發生劇烈的動蕩。
然而為什么蒙古國與我國的關系疏遠?明明有歷史因素也是鄰國的關系。
蒙古國和我們可以說是鄰居,也是我們國家“最熟悉的陌生人”。除了歷史上中原的政權和蒙古國大大小小的戰爭,在清朝時期,完全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之內。
雖然中國和蒙古國的文化交織非常多,無論是友好交往也好還是曾經發生過的戰爭也好都算是比較多的,但是這個國家和我們之間關系卻非常疏遠。
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無能,中華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不斷地割地賠款,不斷的被侵占。這個時候沙俄勢力趁著戰爭時期,威逼清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于是這塊本屬于我們的土地就此劃出我們的版圖。
蒙古國之前不叫蒙古國,而是叫蒙古人民共和國。他們獨立就是蘇聯一手包辦的,所以在成立之后基本上也是復制蘇聯的模式,模仿他們搞計劃經濟,一切都靠蘇聯在背后給他撐腰。
不過當蘇聯宣布解體的時候,蒙古人民共和國一下子崩潰,實行多黨制及民主議會制度的蒙古國就此誕生。
畢竟對于蒙古國而言,回歸中國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雖然廣闊,但地質條件較差,國土內大部分都是山脈以及草原,可耕地面積較小,典型的地廣人稀,是當今世界上不發達國家之一,甚至國民中有30%-40%靠游牧為生。
蒙古國整個面積大概和我們的內蒙古地區差不多,但是蒙古的人口非常少,只有區區兩百萬。而且國家處于內陸,四周都是其他國家,所在的地區也很尷尬,被中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給包夾著。
但由于蒙古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必要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很容易引起一些國際上的爭端。
對于這樣一個鄰居我們也不好說什么,只能夠盡量的滿足他們的援助需求,以求得邊境線上的短暫安寧。
蒙古國和內蒙古雖然接壤,但兩地的發展水平截然不同,內蒙古地區的地質條件以及生態環境要優于蒙古國,再加上國家各種優惠政策的實施,使得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較于蒙古國而言較高,而雙方也并不怎么過多來往。
但是卻突然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280萬民眾請求中國出手,稱只有中國能幫。
鄰國蒙古到底發生什么?讓這么多國民都對我國請求支援,按理來說他們平日里請求援助無非是需要一些錢,從來沒有像這樣舉國之力請求幫助,在這背后肯定不太簡單。
“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蒙古群眾為什么突然對中國這么客氣,請求中國出手相助呢?
原來蒙古科學家在經過了仔細的勘探之后,在蒙古廣袤的草原下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在這個依賴著化石能源的工業化時代,發現了石油,就相當于是發現了一大筆寶藏,
這對于蒙古國來說就是一個逆轉國內經濟的時機。
像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因為在其境內發現了大量的石油,使得他們在短時間內發展迅速,成為當今世界上人均GDP很高的國家。
而蒙古國在本國境內發現這么多石油,歐美國家自然不會放過這只肥美的羊。
畢竟蒙古國這么多年來都很窮,好不容易發現了這么多石油自然想抓緊開采出來售賣出去,畢竟當前石油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各個國家都迫切需求,而中國自然也不例外。
但讓蒙古人民沒有想到的是,雖然石油豐富,但蒙古的石油開采技術卻很不成熟,由于器械和技術的落后,蒙古在石油開采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費,這也使得收入與投入嚴重地不相符。
但蒙古政府卻對此沒有任何辦法,只能眼睜睜看著石油被浪費。但蒙古人民坐不住了,他們紛紛請愿,希望能夠向中國求助。
而放眼全世界,能夠幫助他們的國家也只有中國,畢竟開采技術發達的國家就那么幾個,而指望美國等西方國家幫忙更是異想天開。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個責任感極強的國家,還熱愛和平,蒙古人民相信中國不會做出趁人之危的事情。
而且,近些年來中國的石油開采技術日益成熟,其開采技術已經處于了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有能力將蒙古的油田很好地開采出來。
就算他們真的去幫忙開采,也一定會趁機撈上不小的油水,因此只有中國是最值得信賴的,因此他們也是第一時間選擇向我國求援。
但是對于這一要求我國始終沒有進行過正面回應,這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在國際上并沒有其他國家對其進行援助,我國自然不能夠貿然行動,否則容易落下話柄。
其次蒙古國和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這個國家稱不上與我國的交情很深,其國情相當復雜,因此我們才沒有立刻對其援助。
在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一個小國的背后都有可能有很多大國在為其撐腰,因此在處理國際事務上國家的抉擇往往都經過了許多專家的反復思考。
并且還在石油這么敏感的話題上,更應該慎重了,美國那邊為了石油資源不惜向弱小的國家開戰。
掠奪資源已成常態,貿然的援助國際形勢會動蕩,在其他國家看來我們已經站隊了,這是無疑是弊大于利。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我們雖然提倡和平反對戰爭,但是我們也不可以滋生事端,平白給自己添麻煩。
文獻來源:
2025年1月23日 09:25:22 來源:鳳凰網:10天內,蒙古國首都爆發示威,中方直接劃禁區,拜登政府蠢蠢欲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