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這樓市到底能不能穩住啊?上面給樓市松綁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呢?會不會只是光喊口號沒實際行動呀?有個數據能把這些事兒體現得明明白白,就是地方城市收儲存量房和閑置土地的力度。你想啊,現在樓市庫存壓力這么大,地方城市能消化掉多少庫存,這可太關鍵了。
咱們都分析好多回了,就現在這樓市和經濟情況,別指望居民再拼命加杠桿去消化樓市庫存了。就算推出什么“好房子”概念,能在重點城市拉點銷量,可更多的非重點城市和三四線城市,那庫存還是多得嚇人。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樓市庫存去化周期超過20個月的到處都是。而且這些城市不光庫存高,人還大量往外跑。就像河南信陽市,實行現房銷售的那個地方,2024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都是負的。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時候,信陽市人口凈流出279萬,差不多占戶籍人口的30.5%,在全省人口凈流出排第二呢。就這種房地產市場,簡直讓人絕望,光靠居民根本消化不了這么多庫存,只能指望地方收儲,再加上經濟慢慢恢復來消化了。之前咱們也說過,地方城市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積極性一直不高。為啥呢?不掙錢啊!房價高高在上,租金卻低得可憐。就像去年517新政,央行批了3000億再貸款,到現在使用率都不咋高。不過呢,另一個收儲數據倒是蹭蹭往上漲,就是地方城市收儲閑置土地。科爾瑞數據顯示,4月份公告用專項債收儲土地的面積達到7198公頃,涉及金額1730億,這面積和金額都超過一季度的總量了。也就是說,光4月份這一個月收儲土地的規模,就比今年整個一季度還多呢!這收儲閑置土地的規模增長得可真快。而且截至5月13日,全國有170多個城市發布專項債收儲土地計劃,合計收儲金額達到3918億。據克爾瑞測算,要是公布的收儲宅地規模都能落實,那就相當于2025年前四個月,新房成交面積同比至少能增長54%,全國新房市場去化周期能下降超過兩個月。你看,大規模收儲對新房去化周期的影響還挺大,降得可快了。不過大家別擔心,這大量收儲不會導致房價猛漲哈。首先,咱們對房地產的定位擺在那兒呢。再者,收儲的閑置土地又不會憑空消失,最后還是會進入市場的。所以這只是暫時緩解樓市庫存壓力,又不是徹底改變樓市的供需關系。說起來挺有意思,地方城市對收儲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不咋積極,對收儲閑置土地倒是熱情挺高。為啥呢?有三個原因。第一,收儲資金不一樣。收儲閑置土地有專項債資金支持,收儲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靠的是央行再貸款,這資金使用條件和規模根本沒法比。第二,這有點變相劃債的意思。地方城市用專項債收儲的閑置土地,大多都是城投公司在弄。科爾瑞數據說,差不多七成收儲土地都是城投項目,民企占比才17%。第三,操作空間大。收儲商品房用途固定,只能當保障性租房。但收儲閑置土地在規劃調整上可靈活多了,可以重新規劃設計,還能有點利潤空間。但不管咋說,只要愿意大規模收儲,就能消化點庫存,減輕樓市壓力,讓房地產市場慢慢止跌企穩。不過這可不是一句話的事兒,得有人來接盤債務。而且從地方城市不愿意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事,也能看出個問題,很多城市現在房價還是高,租金還是低,樓市還是有點泡沫和風險在里頭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