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820字
閱讀預計12分鐘
作者|南平
本期編輯| 朱依林
本期審核|范家菀
圖源:網絡
一、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內外聯動,宣布獨立
據印媒2025年5月15日報道,巴基斯坦“俾路支解放武裝”與流亡海外的俾路支分離運動領導人米爾·亞爾·俾路支(Mir Aali Baloch,流亡歐洲)等內外勾連,策動俾路支省獨立建國。
米爾·亞爾·俾路支在2025年5月14日的一段公開視頻中宣稱巴基斯坦對俾路支省的統治是“非法占領”,剝奪了俾路支人的基本權利,強烈譴責巴基斯坦政府數十年來對俾路支省的政治壓迫、強迫失蹤與暴力鎮壓,形容這是對俾路支民族自決的長期否定,反對將俾路支人視為巴基斯坦人,呼吁脫離巴基斯坦,建立一個以平等和性別包容為基礎的“俾路支共和國”,并宣布已制定過渡政府計劃,公開向印度和聯合國尋求外交承認和經濟援助。
米爾·亞爾·俾路支表示,這項獨立宣言是俾路支人民長期抗爭與不滿的體現。他還明確表態支持印度對查謨與克什米爾地區的主張,并呼吁國際社會施壓巴基斯坦撤出該地。他警告稱,若此問題未能妥善解決,或將導致如同1971年孟加拉國獨立戰爭時巴軍在達卡投降的歷史重演。
在公開發表獨立宣言的同時,“俾路支解放武裝”在俾路支省51個地點發動代號“英雄行動2.0”的71起武裝襲擊,目標涵蓋巴基斯坦政府軍據點、安全設施、高速公路管控、炸毀監控設備、攻擊拆彈小組等,還抓獲并處決4名巴基斯坦政府的臥底情報人員,其行動頻率和強度顯著提升,宣稱將持續抵抗,直至實現民族解放。
這一所謂的獨立宣言和新一波武裝活動的時機尤為敏感,不僅在巴基斯坦國內引發強烈震動,也在印度和國際社會激起漣漪。在當前印巴關系因克什米爾問題和近期軍事沖突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俾路支省的獨立宣言無疑為本已復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給來之不易的印巴和平局勢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二、俾路支省分離勢力宣布獨立的相關背景
(一)
俾路支省的地理與戰略重要性
俾路支省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面積約34.7萬平方公里,占巴基斯坦國土面積的44%,是該國面積最大的省份。該省與伊朗、阿富汗接壤,擁有漫長的阿拉伯海海岸線,瓜達爾港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節點,使其在地緣政治和經濟上具有重要地位。該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天然氣、石油和礦產,但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匱乏,是巴基斯坦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俾路支人長期抱怨受到中央政府的“邊緣化”和“資源掠奪”。
俾路支人是伊朗語族裔,分布于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擁有獨特的語言和文化。歷史上,俾路支地區曾是多個古代帝國的爭奪之地,19世紀被英國殖民者納入英屬印度版圖。1947年印巴分治后,俾路支地區被劃入巴基斯坦,但當地的部落領袖和民族主義者始終對中央政府持懷疑態度,甚至多次發起武裝反抗。
(二)
俾路支分離運動的歷史淵源
俾路支分離運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建國初期。1948年,俾路支部落領袖被迫簽署加入巴基斯坦的協議,但部分人認為這是“強迫合并”。此后,俾路支民族主義者多次發起叛亂,抗議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對該省資源的過度開采(如天然氣和礦產)以及對當地居民的忽視。尤其是瓜達爾港的開發和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俾路支人認為這些項目更多服務于外部利益,而非本地發展。
近年來,“俾路支解放武裝”(BLA)等武裝組織活動頻繁,針對巴基斯坦軍方和中巴經濟走廊相關設施的襲擊時有發生。這些組織不僅要求更大自治權,甚至公開主張完全獨立。2025年5月14日的獨立宣言,正是這一長期不滿的集中爆發。據X平臺上的帖子,俾路支領導人指責巴基斯坦政府對該省實施“殖民占領”,并宣布建立“俾路支共和國”,呼吁國際社會承認其主權。
(三)
印巴剛剛宣布停火,和平狀態依然脆弱
俾路支問題與印巴關系密切相關。克什米爾問題是印巴沖突的核心,雙方自1947年以來因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爆發多次戰爭和邊境沖突。2025年5月,印巴關系因克什米爾地區的一系列恐怖襲擊和軍事行動進一步惡化。4月22日,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帕哈爾甘姆發生致命襲擊,造成26名平民死亡,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分子。不久,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多個地點發動空襲,巴基斯坦隨后進行報復性軍事行動。盡管雙方于5月10日宣布停火,但協議脆弱,邊境沖突依然頻發。
在這一背景下,俾路支分離勢力的獨立宣言被視為對巴基斯坦的又一重擊。印度長期被巴基斯坦指責支持俾路支分離主義,以此作為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行為的“對等報復”。雖然印度官方從未公開承認,但俾路支問題已成為印巴博弈的重要棋子。
三、印度政府謹慎與民間狂熱
在官方層面,截至2025年5月15日,印度政府對俾路支省獨立宣言未作出任何正式表態。印度外交部和總理辦公室保持沉默,可能是在評估這一事件的潛在后果。印度在印巴關系中的謹慎態度可以追溯到其長期堅持的“戰略克制”政策。盡管印度多次指責巴基斯坦支持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主義,但公開支持俾路支分離運動必然被視為干涉巴基斯坦內政,引發巴基斯坦強烈反制,甚至可能導致國際社會對印度的批評。
在非官方層面,印度人的反應卻截然不同。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印度網民和民族主義團體迅速炒作這一事件,視俾路支獨立為削弱巴基斯坦的戰略機遇。例如,X平臺上的一則帖子稱:“巴基斯坦的解體開始了!俾路支獨立是正義的勝利!”一些印度民間組織甚至開始籌劃集會,支持俾路支的“自由斗爭”。印地語媒體也加入了討論,Amar Ujala等報紙刊文分析俾路支獨立對印巴關系的影響,稱其可能為印度提供“戰略杠桿”。
印度民間對俾路支問題的熱情并非無源之水。2016年,莫迪在印度獨立日演講中,首次公開提及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問題,暗示支持巴基斯坦境內的分離主義勢力。此外,印度政府還曾公開表示印度內政部已經收到“俾路支共和黨”領導人布格迪獲得印度身份證和旅行文件的申請,表示將盡快處理這一申請,引發巴基斯坦的強烈反彈。例如,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2016年初巴基斯坦政府抓捕試圖在俾路支斯坦煽動暴力的印度間諜亞達夫,此次印度又公開干涉巴基斯坦內政。
多年來,印度一些戰略界人士和民族主義者一直將俾路支問題視為對巴基斯坦施壓的工具。2025年4月底至5月初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致命襲擊和印巴軍事沖突的背景,為這種情緒提供了新的土壤。
四、俾路支問題是否會成為印巴緊張局勢的催化劑?
俾路支省分離勢力的獨立宣言無疑為本已緊張的印巴關系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2025年5月初,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致命襲擊,造成26名平民死亡,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隨后,印度對巴基斯坦境內多個地點發動空襲,巴基斯坦則以導彈和無人機回擊,雙方一度瀕臨全面沖突。5月10日,印巴通過外交斡旋達成停火協議,但協議脆弱,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反承諾。
在這一背景下,俾路支分離勢力的獨立宣言被巴基斯坦視為印度的“幕后操作”。盡管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印度支持俾路支分離運動,如果俾路支問題進一步發酵,巴基斯坦可能將矛頭指向印度,指責其干涉內政,甚至以此為由升級軍事行動。
對印度而言,俾路支問題是一個雙刃劍。一方面,支持俾路支分離可能削弱巴基斯坦,轉移其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公開介入可能導致國際孤立,尤其是在中國、伊朗等與巴基斯坦關系密切的國家中。此外,俾路支省的戰略位置使其成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任何動蕩都可能影響中國的利益,進而對印中關系產生連鎖反應。
中國作為巴基斯坦的戰略盟友,對俾路支問題高度關注。中巴經濟走廊的多個項目位于俾路支省,分離運動的升級可能威脅中國投資的安全。
伊朗是另一個關鍵角色。俾路支族群跨越巴基斯坦和伊朗邊境,伊朗同樣面臨國內俾路支分離運動的挑戰。如果印度支持巴基斯坦的俾路支分離勢力,可能引發伊朗的警惕,甚至導致印伊關系惡化。
五、面對俾路支省求助,印度何去何從?
從長遠看,俾路支問題很可能成為印巴關系的新焦點。面對俾路支省的獨立宣言,印度需要權衡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與國際外交壓力,確保其政策既能維護國家利益,又不導致地區局勢失控。印度的選擇空間包括以下幾種:
(一)
保持沉默,不予支持
目前,印度官方保持沉默。沉默可以避免直接卷入巴基斯坦內政,同時保留戰略靈活性。如果俾路支問題持續發酵,印度可以在未來選擇更主動的角色。如果印度不予支持“俾路支解放武裝”,則俾路支省獨立運動的這波喧囂將很快煙消云散,繼續回歸常規的襲擊活動,不至于升級到獨立建國的層面。
(二)
有限支持,間接施壓
印度可能通過非官方渠道和秘密渠道向俾路支分離勢力提供支持,例如人道主義援助或情報共享。這種“代理人”策略可以在不引發全面沖突的情況下削弱巴基斯坦。
(三)
公開承認,全面對抗
這是最激進的選擇,但可能性較低。公開承認“俾路支共和國”將導致印巴關系徹底破裂,甚至可能引發戰爭。國際社會對印度的支持也可能有限。
(四)
表面沉默,秘密支持
印度可能一直保持表面沉默,但暗地里繼續提供情報機構為“俾路支解放武裝”提供資金、武器和情報支持。這樣一來,印度既可以避免干預別國內政的國際指責,同時也不至于公開得罪在俾路支省擁有重大利益的中國。當前,印度在關鍵金屬鍺的供應方面面臨危機,嚴重制約其半導體、太陽能、軍工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印度政府已經指派其駐華使館主動同中國展開接觸,希望中國放松對鍺出口的限制。
分析人士指出,第四種選擇是可能性最大的一個。
六、印度情報機構是否支持“俾路支解放武裝”?
巴基斯坦長期指責印度通過其對外情報機構——“研究與分析局”(RAW)支持“俾路支解放武裝”,以破壞巴基斯坦的穩定,尤其是在俾路支省及其關鍵的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以下是巴基斯坦的指控主要涉及:資金與武器支持;培訓與后勤支持;人員滲透與情報收集;破壞中巴經濟走廊。
(一)
資金與武器支持
巴基斯坦政府聲稱,印度通過“研究與分析局”向“俾路支解放武裝”提供資金和武器,用于在俾路支省發動恐怖襲擊。例如,2024年1月,巴基斯坦媒體報道稱,一名投降的俾路支民族軍(BNA)指揮官透露,印度秘密資助俾路支的恐怖活動。社交平臺X上的一些帖子也聲稱印度通過秘密渠道為”俾路支解放武裝“提供資金,以增強其對巴基斯坦的破壞能力。事實上,巴基斯坦前總理祖爾菲卡爾·阿里·布托早在1970年代就曾致信美國總統尼克松,稱印度與阿富汗、伊拉克和蘇聯一起參與“陰謀”,支持俾路支叛亂分子以破壞巴基斯坦的完整性。
(二)
培訓與后勤支持
巴基斯坦指控印度在阿富汗的領事館(如坎大哈和賈拉拉巴德)充當恐怖活動的中心,為“俾路支解放武裝”提供培訓和后勤支持。2021年,《巴基斯坦新聞報》報道稱,印度通過其情報機構為“俾路支解放武裝”指揮官提供住宿、醫療和后勤支持,例如“俾路支解放武裝”指揮官阿斯拉姆·巴洛奇(Aslam Baloch)據稱曾使用假護照在印度接受治療。
(三)
人員滲透與情報收集
2016年,巴基斯坦逮捕了一名自稱是印度海軍前指揮官的男子庫爾布尚·賈達夫(Kulbhushan Jadhav),他承認其任務是“與俾路支叛亂分子會面并進行合作,開展犯罪活動,導致巴基斯坦公民的死亡或受傷”。巴基斯坦稱這是印度支持BLA的直接證據。
(四)
破壞中巴經濟走廊
巴基斯坦認為,印度支持“俾路支解放武裝”的動機之一是破壞中巴經濟走廊,特別是瓜達爾港項目。“俾路支解放武裝”多次襲擊中國公民和中巴經濟走廊相關設施,如2018年11月23日對中國駐卡拉奇領事館的襲擊和2019年5月11日對瓜達爾珍珠大陸酒店的襲擊,巴基斯坦均指責印度在背后策劃。
本文轉載自“南洋風云錄”微信公眾號2025年5月16日文章,原標題為《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宣布獨立并求援印度,印度如何抉擇?印度情報機構是否支持“俾路支解放武裝”?》。
本期編輯:朱依林
本期審核:范家菀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印國防工業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評論| 寧南山:印巴空戰后,為什么說印度始終沒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編譯 | 印學者:孟加拉國想要擺脫印度的外交控制?還得靠中國!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