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藏南爭議升級:中國強硬回應印度挑釁,主權宣示彰顯決心
不禁言我就是判官
近日,中印邊界爭議再起波瀾。印度在與中國發生邊境摩擦后,突然將矛頭指向中國對藏南地區的主權宣示,引發國際關注。面對印方無理指責,中國外交部以&;這完全是中國主權范圍內的事&;作出霸氣回應,再次向世界闡明立場。
5月10日印巴宣布停火后,印度總理莫迪卻高調宣布舉行為期10天的&;愛國主義活動&;,聲稱印度在&;朱砂行動&;中取得&;輝煌勝利&;。這種自說自話的勝利宣言,與印度在沖突中實際遭遇的慘敗形成鮮明對比。就在國際社會聚焦印巴局勢時,印度外交部于5月14日突然發難,反對中國民政部最新公布的藏南地區27個標準化地名,聲稱&;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領土。
這場爭端的核心在于英國殖民時期炮制的&;麥克馬洪線&;。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英國代表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私下劃定這條非法邊界線,將中國藏南9.3萬平方公里土地劃入英屬印度。時任中國中央政府代表陳貽范當場拒絕簽字,歷屆中國政府都未承認該線合法性。1959年周恩來總理致函尼赫魯總理時明確強調:&;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中國民政部自2017年起已五次公布藏南地名,累計確定89個標準化名稱。此次新增的27個地名,包括錯那縣的&;塔克新&;、隆子縣的&;仁青崗&;等,每個名字都承載著當地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傳統。這種看似技術性的行政舉措,實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既完善法律證據鏈,又打破印度長期操控地名敘事的局面。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所言:&;中國的主權宣示不需要他國批準。&;
印度近期動作頻頻:莫迪親自出席藏南色拉隧道通車儀式,該工程使印軍物資運輸效率提升3倍;加緊在邊境地區增兵布防,2023年邊境基建投入同比激增45%。這些軍事化動作與所謂&;阿魯納恰爾邦&;的非法行政設置相互配合,暴露出印度試圖通過&;實際控制&;制造既成事實的企圖。
從國際法角度看,印度所謂&;阿魯納恰爾邦&;的設立根本不具備合法性。根據《聯合國憲章》第2條,國家領土不得侵犯,非法獲得的領土不產生權利。中國累計公布的89個標準地名,已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得到包括美國《紐約時報》在內的國際媒體客觀報道。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印度國內掀起&;愛國主義&;狂熱,但孟買、班加羅爾等經濟發達地區民眾更關注民生問題,對邊境冒險存在分歧。
這場爭議本質是單方面改變現狀與維護現狀之爭。中國通過持續地名標準化、常態化巡航執法、邊境基礎設施建設等組合拳,構建起立體維權體系。反觀印度,既不愿放棄非法既得利益,又缺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政治意愿,這種矛盾導致邊境局勢反復緊張。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中印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更應聚焦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