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22年12月一段圍繞課后延時服務費如何發放老師在意見征求會上怒懟校長的視頻在網上傳播,這段視頻引發了老師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學校就擬定的課后延時服務費發放辦法召開第二次意見征求會,學校要求老師實名制投票決定,有老師當場怒懟校長質疑實名制投票做法不合適。
這位老師雖然質疑的是學校對此進行實名制投票決定的做法,但實際上是直接針對課后延時服務費分配方案的不公平。這位老師整理了全校老師們關于課后延時服務費分配的意見,提出了631分配方案:班主任占30%,任課老師占60%,學校領導占10%并且要求學校要嚴格按此執行。
課后延時服務自從在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覆蓋實施以來就一直是人們關注和熱議的焦點,其中家長們熱議的焦點是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學生究竟應不應該交納數目不菲的費用。根據教育部之前的各地可以采取財政補貼和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的規定,合理收費是必須的。
問題是,學校合理收費后,在課后延時服務費用的分配上卻又出現了老師們覺得很不公平的做法,很多地方多方人員參與分配,只給予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很少的補助甚至沒有補助,這樣的分配方案引發了各地參與課后延時服務教師的不滿,只是這次視頻引發的關注面更廣一些而已。
此外,老師們十分熟悉的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自實施以來也是老師們熱議的話題,作為義務教育教師工資重要組成部分的績效工資受到老師們的關注不僅僅是因為績效工資的實施提高了教師的待遇而且更是因為績效工資中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分配存在著諸多問題。
根據學期或學年教師個人考核等次結果發放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分配方案上,絕大部分地方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都存在著不公平的傾斜行政領導的傾向,這導致的結果正如老師們所說的一線教師所領到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不及后勤人員,更不如行政領導。
按規定向一線教師傾斜的這兩筆費用在分配時為啥總會出現傾斜偏向?從2009年開始實施的績效工資中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教育部規定要向一線教師傾斜,但現實中卻存在著分配傾斜偏向,課后延時服務費用按教育部規定也是要向一線參與教師傾斜,但現實中卻是多方人員包括行政領導參與分配而且領的還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