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聚餐或日常飲食討論中,常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皮蛋可不能吃,里面鉛超標,重金屬污染,太不健康啦!”很多人一提到皮蛋,就眉頭緊皺,滿臉嫌棄,仿佛它是什么洪水猛獸。在一些健康科普文章的渲染下,皮蛋更是被貼上了“不健康食物”的標簽,被很多人拉入了飲食“黑名單”。
皮蛋真的不能吃嗎?不,你可能冤枉了它!
在過去,傳統皮蛋制作工藝可能會使用含鉛輔料,導致鉛含量超標,但如今隨著工藝的革新,無鉛皮蛋早已普及。它不僅有著獨特的風味,口感滑嫩、味道醇厚,而且營養價值也不容小覷。皮蛋富含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適當食用對身體有不少益處。接下來,就讓我們為皮蛋正名!
吃皮蛋時為什么會有氨水味?如何減輕?
皮蛋的傳統制作過程中,會用到堿性物質,如氫氧化鈉(燒堿)、石灰等。這些堿性物質與蛋類(通常是鴨蛋或雞蛋)中的蛋白質等成分發生化學反應,是形成皮蛋獨特風味和質地的關鍵。
此外,蛋類中的蛋白質含有氮元素,在強堿性環境下,蛋白質會發生分解反應。就像把一塊大積木拆分成小零件一樣,蛋白質分解產生了氨基酸等物質。
氨基酸進一步分解,會釋放出氨氣。氨氣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和氨水的氣味相似,這就是我們在吃皮蛋時能聞到氨水味的主要原因。
如果制作皮蛋時的溫度較高,會加速化學反應的進行,導致更多的氨氣產生,使得皮蛋的氨水味更重。相反,較低的溫度會減緩反應速度,氨氣產生量相對較少,氨水味也會淡一些。
如何減少氨水味?
- 選擇優質皮蛋:正規廠家生產的皮蛋,在制作工藝和質量控制上更為嚴格,氨水味相對較淡。
- 自然通風放置:購買回來的皮蛋,可以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放置一段時間,讓部分氨氣揮發掉,從而減輕氨水味。
- 搭配其他食材:在食用皮蛋時,可以搭配一些具有吸附作用或能中和氣味的食材,如醋、姜、蒜等。醋的酸性可以中和皮蛋中的堿性物質,減少氨氣的釋放;姜、蒜的特殊氣味也能掩蓋部分氨水味。
皮蛋雖好,但這種做法不推薦吃!
涼拌皮蛋雖是夏季常見開胃菜,但四川成都田先生一家的經歷警示我們,生食皮蛋存在沙門氏菌感染風險。田先生夫婦食用涼拌皮蛋后,次日出現上吐下瀉、高燒至39℃、腹痛至暈厥的癥狀,被診斷為沙門氏菌感染。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皮蛋在制作過程中無熱加工處理,易受其污染,且污染后肉眼難以分辨。生食皮蛋時,沙門氏菌可能隨食物進入人體,引發食物中毒,癥狀包括嘔吐、頭暈、發熱、腹痛、腹瀉等,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建議涼拌皮蛋時采取以下措施:
- 充分加熱:將皮蛋蒸煮5-10分鐘,確保中心溫度達到75℃以上,以殺滅沙門氏菌。
- 注意衛生:處理皮蛋前后要洗手,剝殼時避免觸碰剝好的部分,防止交叉污染。
- 盡快食用:涼拌皮蛋應在2小時內食用完畢,避免微生物滋生。
- 搭配調味:食用時搭配醋、姜等具有殺菌特性的食材,降低風險。
涼拌皮蛋雖美味,但健康更應放在首位。通過科學處理,我們既能享受美食,又能保障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