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2025 年第一季度,甘肅電投集團在重大項目建設領域實現強勁開局,七個省列重大項目超進度推進,累計完成投資 20.2 億元,同比激增 158.6%,以常樂電廠擴建、張掖電廠擴建、慶陽綠電聚合項目為代表的重點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甘肅省能源結構優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火電調峰項目加速推進,夯實能源保供基礎
常樂電廠擴建 5、6 號機組和張掖電廠擴建 3、4 號機組作為國家能源安全戰略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全面提速。
常樂電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 45.64 億元,一季度完成 4.41 億元,化學制水、鍋爐水壓試驗、發電機穿轉子等關鍵節點一次成功,為 2025 年底雙機投產奠定基礎。
張掖電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 48.5 億元,一季度完成 8.1 億元,創新實施 "掛圖作戰 + 網格管理" 模式,每日協調解決 30 余項施工難題,3 號機組發電機轉子穿裝、汽輪機扣蓋等核心工序順利完成,4 號機組 800 千伏主變壓器精準就位,預計年內實現雙機并網發電。
這四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投產后,將大幅提升甘肅新能源外送能力,每年可支撐 1200 萬千瓦新能源打捆外送。
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全面鋪開,搶占產業制高點
騰格里沙漠 600 萬千瓦風光電基地、武威新能源大基地、慶陽綠電聚合項目等戰略工程全面啟動。
其中,慶陽綠電聚合項目一期 100 萬千瓦新能源項目于 4 月 2 日正式開工,作為 "東數西算" 國家戰略的配套工程,將為慶陽數據中心集群提供穩定綠電供應,創新 "算力 + 能源" 協同機制,預計年發電量超 20 億千瓦時,帶動信息產業產值超 15 億元。
民勤 100 萬千瓦風光電一體化項目同步推進,配套建設 15% 時長 4 小時的儲能設施,實現 "風光儲" 一體化開發。
集團計劃全年新增投產電力裝機 500 萬千瓦以上,進一步鞏固在河西走廊國家級 "綠電" 基地的領先地位。
技術創新與管理升級雙輪驅動,提升項目質效
項目建設中深度融入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常樂電廠采用世界先進的超超臨界機組技術,供電煤耗低至 268 克 / 千瓦時,同步建設高效脫硫脫硝設施,實現超低排放;張掖電廠應用智能發電控制系統,主廠房設備安裝精度控制在 0.01 毫米級,數字化管理平臺使施工效率提升 30%。
管理機制上,推行 "重大項目加速提質行動",建立 "周調度、月考核" 機制,常樂電廠通過倒排工期將關鍵節點提前 15 天完成,張掖電廠通過每日協調會解決技術難題超 300 項。
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激發投資活力
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和資本運作,為項目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常樂電廠 3、4 號機組引入華潤電力參股 34%,成為省屬企業混改示范工程;騰格里沙漠 600 萬千瓦項目與華潤成立合資公司,吸引投資 29.4 億元,項目總投資達 300 億元。
上市公司甘肅能源通過資產重組引入長江電力跟投 6 億元,優化治理結構的同時撬動新能源投資 60 億元。
這些舉措不僅緩解了資金壓力,更通過技術協同提升了項目競爭力。
戰略意義深遠,賦能全省高質量發展
這些項目的加速推進,標志著甘肅電投集團正從傳統能源企業向 "綜合能源服務商 + 數據信息運營商" 轉型。
常樂電廠擴建項目將增強甘肅在西北電網的樞紐地位,慶陽綠電聚合項目將推動 "東數西算" 工程落地,紫金云數據中心已建成 5000 個機柜服務能力,智算資源使用率達 80%,形成 "綠電供應 - 算力服務 - 產業集聚" 的完整生態。
隨著全年 500 萬千瓦裝機目標的實現,集團將為全省經濟增長貢獻超 50 億元工業產值,成為踐行 "雙碳" 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標桿企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