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日“吃瓜季”,西瓜作為消暑佳品備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需求旺盛也迅速帶火了“驗瓜師”這一職業,他們每天從早到晚在市場上把控品質,幫助客商把優質西瓜銷往全國各地。
與此同時,“男子每天拍拍西瓜月入3萬元”的話題比西瓜先一步沖上熱搜。拍拍瓜、聽聽聲就能月入3萬,引來大批“吃瓜群眾”圍觀。
“驗瓜師”這一職業是如何滿足各方需求的呢?
一般消費者挑瓜最常見的手法就是拍瓜聽聲,或者由攤販用刀開一個三角形的小口,讓買主看看瓜是不是熟的。但是要賣上萬斤的西瓜,不可能給每顆都來一刀看看熟沒熟吧?這時候就需要驗瓜師了!
幫助客商挑出優質西瓜
山東菏澤定陶區南王店鎮有“西瓜之鄉”的美譽,這里出產的南王店西瓜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西瓜市場上家家的瓜都大同小異,遠道而來的客商要在眾多的西瓜中挑選出上乘瓜,并不容易。”南王店鎮西瓜市場管理人員謝云清說,買瓜的、采購瓜的不一定懂西瓜生熟,隔皮猜瓜有的時候也有一定難度。
圖源:總臺中國之聲
浙江客商萬紅春是第三年來南王店鎮采購西瓜了,面對選瓜難題,她的對策是找到當地代辦公司提前預約一位驗瓜師,借助他們的火眼金睛識別出甜度高、口感好的西瓜。
“一般來都要找驗瓜師,因為我們拉回去,也要保證客戶西瓜的質量。沒有驗瓜師,里面不知道好壞。經過驗瓜師的手,拉回去的品質一般都達到95%以上。”萬紅春說。
連接瓜農與市場的重要紐帶
隨著電商平臺崛起,商家紛紛高薪聘請當地有經驗的瓜農來當驗瓜師,發貨前逐一挑選,避免“孬瓜”流入市場,驗瓜師因此也成為連接瓜農與市場的重要紐帶。
“合格!”5月13日,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北嶺鎮余閣冷庫交易點,驗瓜師韓鎮接過瓜農遞來的西瓜后用手一拍,轉手交到分裝工人手中,代表這個西瓜經過查驗后合格。
1992年出生的韓鎮有著8年種瓜經驗,專業當驗瓜師也有5個年頭了,對于自己驗瓜的技術,韓鎮相當自信:“我搭眼一瞅就知道瓜熟不熟、熟多少,上手一拍主要是為了防一些熟透了的老瓜流入市場,因為這種瓜肉眼看不出來。”
韓鎮等驗瓜師的工作,不僅關乎消費者的口感體驗,更直接影響瓜農的收益與口碑。驗瓜師走俏的背后,折射出當地農業產業鏈的完善,以及打造農產品品牌意識的提升。
保障西瓜銷售市場繁榮有序
2024年5月9日,2024河南·夏邑西瓜采摘季啟動儀式在北嶺鎮西瓜種植高效園區舉行。在西瓜上市季節,夏邑縣專門組建了驗瓜師隊伍,在各個西瓜交易點配備一到兩名驗瓜師,為前來購買西瓜的客商驗瓜。
當地報道提到,夏邑縣現有西瓜種植戶8000多戶,西瓜經紀人200多人,職業驗瓜師150多人,交易市場130余個。
從收購到包裝上市,驗瓜師需要對西瓜進行篩選,個頭不合格的、甜度不夠的都不能進入市場,杜絕生瓜、劣瓜上市,保證產品質量,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外來采購客商,保障西瓜銷售市場繁榮有序。
“拍瓜拍得手一直是裂的”
“早上起來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8點多,我們一直不停。每天能驗三四萬斤左右。”進入五月,山東南王店鎮的兩萬五千畝西瓜搶鮮上市,驗瓜師馬旗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時候。
一個瓜從接手,到拍一下送到工人手中,用時約為2秒。像這樣的動作,河南夏邑縣的驗瓜師韓鎮一天重復上萬次。韓鎮說,驗一個西瓜是2分錢,如果一天能驗八萬斤西瓜,算下來一天收入1600元左右。
外人眼中看著收入不菲,其實一天下來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手沒有一天是好的,拍瓜拍得手一直是裂的,剛開始也撐不住,后來慢慢習慣就好了。”
練就“一看、二摸、三聽”技能
驗瓜師吳志倫表示,一名好的驗瓜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西瓜種植知識,了解西瓜的生長周期、品種特點等,還要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經驗,才能精準判斷出西瓜的品質。
“隨著這幾年南王店西瓜規模的擴大,外地客商的需求更細化,必須得有驗瓜師。一開始我也種瓜,對這個瓜稍微了解一些。驗瓜師這一關必須得過,要不然你不懂瓜,銷售這一塊就不好做。”吳志倫說。
有著五年驗瓜經驗的馬旗也是當地西瓜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女驗瓜師,雖然入行時間不長,但她的驗瓜技術已經得到了很多客商的認可。通過“一看、二摸、三聽”的驗瓜技能,她可以快速判斷出西瓜的成熟度、甜度和口感,為采購商和消費者提供品質保障。
相信新興職業會更加專業化
近期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增加,南王店鎮每天的西瓜成交量已突破200多噸。
驗瓜師這一職業的出現,不僅為西瓜產業提供了專業的品質把控,也為就業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吳志倫說,選擇回到老家就業后,目前旺季月收入可達上萬元,他相信,未來這一新興職業會更加專業化、標準化,助力家鄉農產品以品質贏市場。
“在做驗瓜師之前,我種西瓜或者在外面打工。現在收入總體來說比以前收入高點,而且離家也近,比較方便。現在多勞多得,一天賺七八百塊錢、一千塊錢都有可能。驗瓜師這個行業現在越來越完善,會越來越好。”吳志倫說。
讓更多新興職業擺脫經驗傳承的局限
針對驗瓜師高薪話題,《央視三農》評論指出,在大眾印象里,冷門職業往往與“低收入”掛鉤,而職業驗瓜師憑高薪上熱搜,就是典型反例。
要讓這些新興冷門職業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就業選擇,“農業+職業化”的發展路徑急需建立完善的培養體系。很多網友看到“驗瓜月入3萬”,表示“我也會,讓我來”。事實上,驗瓜師也需要經過培訓和練習,并考取《西瓜品質鑒定師資格證》才能算作職業驗瓜師。在各大西瓜產區,有這份證書的僅有寥寥數人。
此前,部分高校開設的“小龍蝦專業”已經提供了有益探索——通過系統化的課程設置、校企合作的實踐培養、行業認證的資質體系,成功培育出一批專業人才,學院就業率近100%。這種模式值得在更多農業新興職業領域推廣復制,讓更多新興職業擺脫經驗傳承的局限,走向標準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