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1945年,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廣島、長崎恍若人間煉獄。
很多人以為原子彈的威力巨大,已經是頂級的破壞性武器。
但當了解那起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事件后,你一定會刷新認知,在宇宙面前,人類實在很渺小。
廣島原子彈
1945年,日本的戰圈縮至本國范圍,中國、美國、英國聯合發布公告,要求日本盡快投降。
但已經陷入瘋狂的日本軍國主義,還存有一絲僥幸心理,于是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對日本本土進行打擊。
這一年的8月6日,一架美國轟炸機從北馬里亞納群島起飛,徑直飛往日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飛機艙中那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身上。
上午七點,日本軍方已經探測到了這架飛機的行蹤,并馬上拉響警報。
按照曾經的戰斗經驗來看,一架飛機無法形成有規模的軍事打擊,于是警報很快停止,廣島居民也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上午八點十五分,“小男孩”從天而降,被瞬間引爆,蘑菇云沖天而起,將整片區域籠罩。
在巨大的沖擊力下,大片建筑淪為廢墟,位于爆炸中心的人只覺眼前迸出一陣強烈的白光,隨即便失去了意識。
“小男孩”爆炸后,釋放的能量為1.5萬噸當量。
廣島全市有24.5萬人,其中8萬多人當場去世,另有大量人員處于垂死之中。
還有一些人雖暫時看不出傷勢,但是核元素滲入體內,也在不久的將來離開了人世。
據悉,因這顆原子彈而死傷的人數超過了20萬。
三天后,長崎迎來了另一顆原子彈“胖子”。
這兩顆原子彈的威力之大,讓全世界震驚不已。
考慮到核武器破壞力過于強大,與之相關的各種條約接連出臺,為的是限制各國研究與使用核武器。
從人類的歷史來看,原子彈已經是彈藥類武器的天花板,但是它的威力并不是最令人震驚的。
當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那才是真正令人恐懼的事情。
比如六千多萬年前,號稱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
小行星撞地球
墨西哥境內有個凹陷的巨坑,直徑有一百多公里,好像傷疤一樣嵌入大地,無聲的訴說著一段令人驚顫的歷史。
大約在6500萬年到6600萬年前,一顆域外天體以遠高于音速的速度從宇宙飛來,目標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英國科學家表示,他們推測這個隕石坑的始作俑者是一顆小行星,它以每秒十八千米的速度快速向地球靠近。
當它進入大氣層時,發出了耀眼的光芒,如一枚碩大的火焰彈斜著向下砸落。
小行星穿過大氣層后,墜落到一片淺海區域,超高的溫度直接將海水蒸發。
域外巖石中的硫化物與碳酸鹽不斷釋放,差不多有3000多億噸硫和4000多億噸二氧化碳快速釋放。
不但影響了空氣成分,還讓附近的生物直接消失。
在小行星沒有直接輻射的區域,大量有毒氣體卻在不斷擴散。
天空驟暗,淺色的云層遮住了陽光,地球迎來了漫長的冰寒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的溫度越來越低,全球地表溫度至少下降了26攝氏度。
這意味著地球的生存環境愈加惡劣,大量物種會因為這種極端的氣候變化而走向滅亡。
之后的3年到16年內,地球氣溫一直處于零度以下,不耐寒的植物與動物先后倒下。
其中,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就是在那時消失的。
經過歲月的變遷,幸存的生物開始發生了較為明顯的進化,它們的身體逐漸適應了寒冷的天氣,成了新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科學家推斷,這枚小行星撞擊地球時的直徑大約有10公里,撞擊產生的能量高達90多萬億噸TNT當量,相當于“小男孩”的60億倍。
如此巨大的威力,也難怪讓天地都為之色變,導致地球上的物種大量滅絕。
參考資料:
《1945年“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在日本引爆實況》澎湃新聞
《英國科學家:“恐龍滅絕”小行星撞擊,比你想的更可怕》新華社
《真相:西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地球后發生了什么》BBC中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